瞭望一下钱亚平何时开始自我救赎?
(2010-08-08 15:32:24)
标签:
ngo周易大恶艾滋病钱亚平杂谈 |
瞭望一下钱亚平何时开始自我救赎?
——评《艾滋病男同志的自我救赎》
我非常不喜欢这篇文章,我以为这样的文章只存在8年前的媒体上,我惊讶的发现,居然就是发表在2010年8月5日《瞭望东方周刊》。原文见其网站http://www.lwdf.cn/oriental/community/2010080514377609.htm,作者是钱亚平。(注:本文中的A是艾滋的意思,A友即艾滋感染者)
1、看题目,“艾滋病男同志的自我救赎”。
2、看这段描述,“一间阴暗潮湿的民房里,蔡明(化名)躺在凌乱不堪的床上,成群结队的蚊蝇在他上空盘旋。这个21岁的艾滋病毒感染者全身多处溃烂,散发出腐烂气味。”
3、看这句:“这种病放大了人性中恶的一面。”客观的说,A会让人走向利己主义,甚至报复,也会让人走向利他主义。但是,凭什么说放大了恶的一面?其他传染病能否放大了恶的一面?其他事情能否放大恶?比如饥饿、失业、失恋、比如洪水、地震、甚至是梅雨天气,都能找到放大恶的事例,也都能找到放大善的事例:好像都能,也都不能。那么,请问钱亚平,什么是这个恶的放大镜的标准?我怎么也不明白,好像你的文章也不能让读者明白,而且这个问题确实很大,艾滋成了恶的放大镜了,似乎有必要出来解释一下。
4、看这句:“一位感染者在周易帮助下拿到了免费治疗卡,可第二天他就和网友开房去了。”
5、有些文字描述了一些艾滋病会议,以及防艾组织负责人的话题中心总是项目书、招标、资金,似乎防艾组织充斥着铜臭味。
至于讲到:“太多的防治资金被用来开会、坐飞机”,我有点不同的意见,防治资金的浪费、重复使用、甚至被圈被套被滥用,这些情况都是有的,开会和坐飞机还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如果只是看到这一点,那么周易忽略的更多的其他部分,简单说,是应该不满,但是如果因为开会、坐飞机不满,那就是不满错了目标。这一点与周易商讨。
李想
2010年8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