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等你回来,我得把你消毒12 遍

(2007-06-13 21:14:24)
标签:

艾滋病

性行为

hiv

aids

青少年

志愿者

爱心大使

红丝带

分类: 网络收藏夹

等你回来,我得把你消毒12遍

   

 "等你回来,我得把你消毒12 遍。"这是14 岁的郭羽洁从自己的好朋友那儿听到的话。
 
郭羽洁现在是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全球儿童与艾滋病宣传活动的"爱心大使",她曾前往艾滋病"重灾区"河南省开封市屈楼村采访。"除了恐惧,人们的漠视也很可怕。我的很多同学对艾滋病不感兴趣,他们说艾滋病还很遥远,根本不用担心。"郭说。
 
哈尔滨希望青少年心理救援中心主任、医学心理学博士张大生说,在青少年中进行科学的性知识和性传播疾病知识教育是防控艾滋病最为紧迫的任务。
 
中国目前大约有650,000 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其中大约75,000 名为艾滋病患者。从去年9 月起,北京市中小学的必修课程中增加了有关"防艾"内容的课程,其中就包括有关如何使用安全套以及安全性行为的知识。
 
"性和性传播疾病始终是中国家庭和学校教育中的觉得'难以启齿'的话题,但是现在家长和老师都不得不去正视进行青少年性教育和防艾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张大生说。
 
"儿童和青少年既是艾滋病的受害者,更是遏制艾滋病传播的生力军。"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驻华代表魏英瑛博士说。
 
"青少年关系到中国的未来,如果防艾宣传不深入青少年,就不可能抵挡住疾病的蔓延。"她说,"通过在青少年中开展教育,我们力图使他们消除歧视态度,树立正确的观念。"
 
哈尔滨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所副所长张敬冬说,"中国当前的艾滋病感染者很大一部分集中在青壮年,处于性活跃期,但是在他们的青少年时期,多数人并未接受过安全性行为和性传播疾病的教育。"
 
"在中国青少年中间开展防控艾滋病知识的宣传和消除艾滋病歧视活动可以起到长期的'种子'效应。当他们进入性成熟期才会以理性的态度处理自身的性行为,并且不回避、歧视艾滋病感染者,有勇气去和他们沟通。"张敬冬说。"另外,青少年比中老年人更容易接受新知识,可以成为增进社会理解、宽容的桥梁。只有青少年安全了,中国社会才会安全。"

 

推荐:

青少年:从性行为到艾滋病要多久?

http://blog.sina.com.cn/u/46f3d791010001qz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