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看看,找挨骂的就是这个!

(2006-03-22 20:48:07)
分类: 笔做利箭网为弓
看看,找挨骂的就是这个!
 
 
 
艾滋病人之我看
 
今天是世界艾滋病日,昨天我看了个节目,显然是中央电视台为了迎合今天这个日子而特殊编排的。讲了一个艾滋病女孩的故事。说有个女大学生,哦,对了,叫朱力亚,因为交了外国的男朋友,迫不及待的做了爱,后来才知道,她的外国男朋友是个处于发病期的艾滋病携带者,一检查,她也成了艾滋病携带者。为了说明节目的目的,这个女生时时刻刻的在说自己的压力大,说学校,老师,同学都在无形的“隔离”着她,说自己受到了歧视等等。电视台也在呼吁我们要平等对待艾滋病人,
 
对于这件事情,我却有自己不同的看法。首先,艾滋病是一种有传染性的病,对于艾滋病人,我们不可能没有一点保护措施的一味“关爱”,我们正常人也是人,为什么要冒着生命危险,去零距离的接触那些艾滋病人呢?但是就我个人而言,我很崇拜桂希恩教授,他才是真正的科学工作者,我非常羡慕他的精神。但是,我觉得,“歧视”艾滋病,在社会中并不是很严重。人们作为社会个体,只是处于对自身的保护而疏远了艾滋病人。这是可以理解的。我们没有义务冒着可能被传染的危险去故意接触艾滋病患者,因为我们的健康,我们心灵的健康也同样重要。所以,处于保护我们自己的目的,尽量减少自己接触艾滋病患者的接触也是有情可原的吧?
 
然而,“同情”是应该的。我们并不能因为害怕“艾滋病”而失去了起码的良心。“关爱”的方式也可以换一种,换一种对我们自身更安全的,更健康的方式。比如:利用网络;进行募捐;还有国家财政的支持……
 
但是,不能否认的是。有一些非常低俗的有知识的人,做了不道德的事情,却把责任推卸给社会,说社会歧视他们,说社会不关心他们,说社会给他们造成了“压力”,等,这在我看来,都是非常虚伪的表现。比如这个叫朱力亚的女大学生,明明是自愿的婚前性关系,出了问题却埋怨起了社会,这时候,她为什么不去反省一下自己?难道自己感染上了艾滋病,是“社会”所造成的?是“社会”逼你和你的外国男朋友去作爱?就算埋怨“社会”,你也不应该埋怨中国的“社会”吧(中国社会可是反对婚前性生活的啊)?当今社会,有多少得“艾滋病”的患者在某种程度上,是自己选择了艾滋病呢?那些自甘堕落,吸毒的青年人;那些故做另类,寻求性刺激的少年
 
我们的心里,能够马上激起心灵上的痛的,并不是以上这些艾滋病患者,在某些人看来,他们甚至是“活该”的。当然,这也有些极端和“愤青化”。但是,我们内心所真正同情的,发子内心的痛,却是来自于那些农村,通过输血感染的人群。或者那些无意中感染的善良的人们。他们没有钱,没有先进的设备,当然,也不懂什么所谓的“心理压力”,他们甚至都不知道自己得了艾滋病。这些人群才是真正需要去关注的,这些人群才是最普遍的“中国艾滋病人”。他们是无辜的,同时也是危险的,如果不及时的控制和关心,他们所在的地方很可能会大面积的爆发,我们应该去关心这样的人群,不应该什么都“一刀切”、“大把归类”、弄的人们成天嘴上说“关心”,好像都非常有爱心一样。这样弄的确实有些虚伪了!
 
有人一定会骂我,就像所有的大愤青一样。可是,我觉得,人起码应该现实一点,不应该嘴上光说,不去做。我还是要说,我非常崇拜桂希恩教授,因为他少说多做,只去做实事。我要学习他。要真的是有“爱心”,就去捐些钱,或者去献一次血,或者登记中华骨髓库。总之一句话,我们要用实际行动去关心那些真正需要关心的艾滋病人。
 
作者:SheungLee
2005年12月1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