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炎黄之战的另一种解读

(2018-12-01 07:49:04)
标签:

杂谈

古史盛传的“炎黄之战”(即炎帝与黄帝之战)其实并无具体细说起节,反倒是蚩尤与黄帝之战情节跌宕起伏,加之《路史.后记四.蚩尤》说“阪泉氏蚩尤,姜姓炎帝之裔也”,说明蚩尤与炎帝本属一族,所以,所谓的“炎黄之战”就是蚩尤与黄帝之战。

      《山海经.大荒北经》说:“蚩尤作兵伐黄帝,黄帝乃令应龙攻之冀州之野。应龙蓄水。蚩尤请风伯、雨师,纵大风雨。黄帝乃下天女曰魃。雨止,遂杀蚩尤。”

这段记载的神话气氛很浓,虽不能代表真实的史实,但至少可以说明这个事件发生的年代极为古老,同时说明蚩尤发明了兵器。

《管子.地数篇》说:“葛卢之山,发而出水,金从之,蚩尤受而制之,以为剑、铠、矛、戟;雍狐之山,发而出水,金从之,蚩尤受而制之,以为雍狐之戟、芮戈。”

先秦典籍所说的“金”,非指黄金,而是指铜。

《太平御览》卷79引《龙鱼河图》说:“蚩尤兄弟八十一人,并兽身人语,铜头铁额。”

吴任臣《山海经广注》引《广成子传》也说:“蚩尤铜头啖石。”

说明蚩尤发明了用铜制作兵器,而且这个铜只能是青铜,而不可能是纯铜,因为纯铜的物理性能太软,不适合做兵器,必须在熔铸纯铜时在里面加入一定分量的锡,制成青铜,使铜器的硬度提高20倍以上,才能用来制作兵器。

锡青铜最早发现地在西亚地区,年代为公元前3000年。砷青铜比锡青铜还要早,年代为公元前4000年,发现于今伊朗地区。后来,沿着新疆天山地区、河西走廊、甘青河湟谷地,进入中原河洛地区,形成二里头文化的青铜器。直到公元前2000年,锡青铜才取代了砷青铜,

黄帝所处的时代约为公元前2500年以后,因此,蚩尤与黄帝之战也应发生在这一时期。蚩尤很可能就是公元前3000年由欧洲迁徙到中国塔里木盆地的吐火罗人的一支。

有研究认为,早在公元前3500年,位于东欧的一部分印欧游牧民向东迁徙到俄罗斯南西伯利亚地区,形成当地最早的青铜和牧业文化——阿凡纳谢沃文化。公元前2200年,这部分印欧人进入中国西北部,游牧在阿尔泰山与天山之间的准噶尔盆地,形成克尔木齐文化,这也是中国最早的青铜和牧业文化。同时,另一支来自东欧的印欧人也向东迁徙到南西伯利亚地区,形成安德罗诺沃文化,并迫使阿凡纳谢沃人向东南迁移,在公元前2000年从准噶尔盆地南下,翻越天山到达塔里木盆地,形成小河——古墓沟青铜文化。这部分迁移到新疆的印欧人被称为吐火罗人。

亚当斯认为,公元前3000年上半期,吐火罗人从他们的原居地,可能是中欧喀尔巴阡山以北、易北河和第聂斯特河之间的某个地区南或向东迁徙,首先到达了黑海大草原,并在那里停留了一段时间,其活动遗迹构成了库尔干文化的一部分。随后,吐火罗人经过东亚大草原,进入中国的塔里木盆地。中亚安德罗诺沃文化的一部分与卡拉苏文化的居民被认为就是吐火罗人的一支。

这一推测得到了冶金史研究的支持。

中国的梅建军和潜伟博士领导的团队对新疆哈密天山北路的林雅人墓地出土的89件铜器中,有61件属于锡青铜,10件属于砷青铜。其中,砷青铜并非当地含砷铜矿共熔还原的结果,而是有目的冶炼的结果,也就是说是受外来因素影响产生的。

这一推测也得到了古人类学研究的支持。

根据林康信等人的研究,新疆青铜时代的人种以印欧人为主,蒙古人种只占其中的一小部分。对新疆吐鲁番盆地以及罗布泊地区青铜——早期铁器时代古代居民的遗传系统发育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至少在汉代以前欧洲和东亚谱系在新疆境内存在双向渗入,而亚洲序列向西深入比较零碎,不如欧洲谱系成分东进活跃。

梅维恒、金力等中美学者联合对小河墓地人骨基因进行了深入的比较研究,发现新疆古人类群体属于东亚人群(黄种人)和欧洲人群(白种人)的混合体,东西方人类文化交流克上溯到4000年前,也就是公元前2000年。

杨希枚对新中国成立前河南安阳殷墟出土的数百个头骨继续了精心测量和研究,发现其中个别头骨有明显的印欧人特征。李济认为,其中第三组头骨“类高加索人”可能是卜辞中所反映的来自商朝西北方的羌方、鬼方、土方。而新中国成立后殷墟遗址新发现的人骨表明,不是个别人而是相当多的人源于印欧人。

因此,笔者认为,与黄帝大战的蚩尤有可能就是从欧洲迁徙而来的吐火罗人。

 

 

(王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爱的“意外”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