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内用曾国藩  外用胡雪岩》之:前言

(2017-02-22 09:11:43)
标签:

杂谈

分类: 编著内用曾国藩

曾国藩、胡雪岩是何许人也?为什么成为今人议论的热门话题?他们有什么东西值得我们学习?这就是《内用曾国藩外用胡雪岩》这本书想要回答的问题。

曾国藩(1811—1872)和胡雪岩(1823—1885)都是晚清时人,他们虽然一为湖南人,一为安徽人,毕生没有见过面,但曾国藩对胡雪岩的行为曾大为赞赏,而且他们的故事还有着一个交叉点,那就是太平天国革命和左宗棠、李鸿章。

曾国藩是靠镇压太平天国革命走向权力颠峰的,左宗棠、李鸿章是曾国藩的幕僚和门生;而胡雪岩也是靠着太平天国时的混乱局面以及左宗棠的势力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最终又是被左宗棠的政敌李鸿章排挤而破产的。

曾国藩和胡雪岩的名声原来都不怎么好:一个因为杀人如麻被冠以“曾剃头”的绰号;一个因为依靠官场被赐黄马褂而称“红顶商人”。但是,时隔一百多年之后,他们突然间“蹿红”,成为世人争相效法的楷模,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他们都是靠了儒家的“内圣外王”之学而扬名立万的。

所谓“内圣外王”之学,是儒家传统学说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讲的“内”是指人的内心,“外”指的是社会。“内圣外王”说白了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一套大道理,也就是“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所谓“达”是指一个人走向成功之时,而“穷”指的是尚未成功之时,所以按顺序应该倒过来念,叫“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而曾国藩和胡雪岩都是“内圣外王”学说的忠实实践者,虽然他们一在官场、一在商场,但他们都出身贫寒,在尚未成功之时,也就是“穷”时,都懂得“独善其身”,努力加强自身修养;一旦成功,也就是“达”时,又都能“兼济天下”,为社会和谐与繁荣做出贡献。这就是他们对于当今社会与人生的教益。

虽然我们在写曾国藩时侧重于“内”,写胡雪岩时侧重于“外”,但其实他们是有着许多共同点的,比如立志、比如处世、比如用人......同时,他们又各有特色:一个有“才”,一个有“财”。但不管有“才”者还是有“财”者,却都不贪“财”而重“才”。

曾国藩以一个一品大员的身份,却始终保持廉洁的官声,不但自己以身作则,还经常教育和约束家人;胡雪岩腰缠万贯,却能够“义”字当先,当“义”与“利”发生矛盾时,宁愿舍“利”取“义”,这些都是十分难能可贵的高尚品质,也是最值得当代人学习的。

当然,他们都没有“笑到最后”:曾国藩因为“天津教案”的处理葬送了一世清名,被老百姓斥为“汉奸、卖国贼”;胡雪岩因为阜康钱庄的倒闭,“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但我们不应该以成败论英雄。曾国藩败在他所处的封建王朝的腐朽,胡雪岩败在官场倾轧对市场经济的破坏,但他们做人、做事的准则没有错,我们应该像他们一样,做老实人,办老实事,只有这样,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