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文化月刊:从打工妹到都市白领的华丽转身

(2015-10-26 16:54:02)
标签:

长篇小说

文化月刊

分类: 名家采访
文化月刊:从打工妹到都市白领的华丽转身

文化月刊:从打工妹到都市白领的华丽转身


——川籍作家陈之秀

 文/龙建儒

作家陈之秀是一位地道的川妹子,我认识她已近10年的时间,她乐观开朗、追求梦想、热爱文学、对人真诚。这让我想起了多年前她还在四川与我同一单位时的种种,我记得她总爱笑着对我说她的人生座右铭:文学改变了我的命运,我要将文字进行到底!然而在赏析她的作品、赞叹她的成功的同时,却很少有人知道她不同寻常的成长经历以及在她看似柔弱的身体里那种不屈服的性格。

近日,听说她又要推出新书,于是笔者有了采访她的想法,更想听听她一路走来的人生故事,看她如何实现从打工妹到都市白领的华丽转身。

文化月刊:从打工妹到都市白领的华丽转身

阅读:打开心灵的窗户  

19778月,陈之秀出生于四川省渠县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家中的困窘以及当地重男轻女的思想深深地影响了她,成为她后来发奋读书的动力。

“我以前一直不明白,为什么在农村,家里生的全是女儿别人会看不起!我要证明自己,不比男孩差。”陈之秀说,为了证明自己不比别人差,在上小学的时候,她就暗暗在心里发誓,长大后一定要超过村里所有的同龄人,让父母为她而骄傲。

“读书,打开了我心灵的窗户。读书给我带来的感觉,是只有把自己扔进书里,才感觉世界是宁静的。”陈之秀说,由于自己出生在一个普通农民家庭,所以要想买课外书读,简直就是奢侈,即便是地摊上的书也买不起。所以,她常常在放学后,跑到地摊上看书。刚开始,摊主因为她只看不买撵她走,但后来渐渐熟悉了,乖巧的她便帮着摊主卖书,摊主才允许免费看书。

 初中毕业,陈之秀便走上了社会,开始独自谋生。而她工作之余的时间,全部在看书和写作中度过。1997年春,她在一本刊物上看到一则全国青年情爱诗歌大赛的征稿,于是即兴写了一首诗《无题》,然后按照刊物上的通信地址寄去。没想到,这首诗很快被收入文集出版,而且荣获了三等奖,只是因为手写的名字,编辑把“之”字看成了“元”字,于是作者“陈之秀”变成了“陈元秀”。但这次的“惊喜”让她兴奋不已,也成了她在文学道路上奋进的动力。

但是,陈之秀清醒地知道,靠写作养活自己根本不现实,为了生存,她开了一家理发店,同时把业余精力全部投入到了写作中。她开的理发店是街头巷尾的一道靓丽的风景,因为理发店的招牌“小陈发屋”就是她自己用毛笔蘸着金粉写的。同时,她还在不足十平米的店铺里摆上了一台电脑。有顾客理发时就理发,没有顾客时,就坐在电脑前看书写作。

女理发师的文学梦

在日复一日的工作中,陈之秀就这样默默地积聚着自己的文学能量。万没想到,她的行为已经引起了媒体的关注,《天府早报》率先刊登了《女理发师激情作诗》的文章。接着,广播电台专门为她做了一期节目《平凡生活》。有了媒体的关注,陈之秀店里的生意越来越好,同时,也引起了其他文学爱好者的关注。他们或到小陈发屋理发,或者与她交流文学创作。不久在业界好友的引荐下,她开始为出版社撰写长篇小说书稿,不但快速掌握了长篇小说创作的规律,更收获了自己在文学之路上的第一桶金。

为了检验自己的写作能力,2006年,陈之秀在新浪网推出第一部20万字的长篇小说《成都,一个少妇的故事》,短短几天,阅读点击量便超过百万,在网友中引起强烈反响。这样,也引起了其他文化公司的兴趣。他们主动找到陈之秀,希望能出版她的小说。陈之秀的文学之路走得更加稳健,而写作水平也在不断提高。此时的她已经成为了一名自由撰稿人,在文学的海洋里,自由、充实、快乐。

2007年夏,《火花》杂志的主编到成都出差。通过朋友引荐,陈之秀与他认识,在与陈之秀沟通后,他希望陈之秀到北京,到他的杂志社发展,并承诺,如果呆着不满意,来回费用由他单位报销。经过权衡,陈之秀决定到北京来漂一下。毕竟,还没有做过北漂。2007年底,陈之秀来到了北京。

北京给了陈之秀事业发展更大的平台。工作之余,陈之秀不光在博客、微博、微信上写了大量文章,同时还写诗歌、散文以及大部头的长篇小说。诗歌、散文、小说被收入多种文集,不少文章在《赤子》、《中国老年》、《火花》、《中国纪实》、《中国铁路地理》、《健康大视野》、《青春期健康》、《食品界》、《楚天文学》等杂志以及《中华新闻报》、《中国中学生报》、《国防时报》、《华西都市报》等报刊发表,还有文章被《光明网》、《文摘报》、《广州文摘报》、《党政论坛》、《保健养生指南》等主流媒体转载。2008年她出版了长篇小说《成都情史》、《我能不能复活》。201510月,她的第三部长篇小说《黑夜的眼睛》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发行。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2013年,《黑夜的眼睛》一书的电子版曾被犯罪分子从她的邮箱中盗走,而后假冒中国文联出版社的书号印刷,非法发行长达一年之久。后来被陕西省商洛地区公安机关在“扫黄打非”行动中发现后严加追查,终于抓获了犯罪分子。提起新书被盗一事,陈之秀大度而幽默地表示,说明自己还有点利用价值。

写作的快乐与满足

春种秋收,一路在文学路上拼搏的陈之秀渐渐步入了丰收季节。她创作的第四部长篇小说《山村.都市.女人》已经完成初稿,目前还在修改中,有望在2016年年底与读者见面,不禁让人为之期待。现在的她是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中国传记文学学会会员、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食品杂志社《食品界》的记者。

如今的陈之秀,每天都会在上班的路上或者下班的路上看书。晚饭后,便是她的创作时间。陈之秀写作的灵感源于生活,而灵感又是对艰苦奋斗的人的奖赏。陈之秀说:“只有把自己埋在文字中,才感觉世界无穷大;书与文字像一对恋人,相互吸引又彼此分离,而我就是那个多情的人,既爱读书,又爱文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