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王建一:要让孩子做自己

(2011-06-01 09:20:50)
标签:

王建一

家庭教育

我们怎样做家长

分类: 名家采访

王建一:要让孩子做自己

(著名心理专家、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EAP签约咨询师和心理测量师。北京电视台《谁在说》、《选择》栏目签约心理专家,在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电视台、省市卫视多档节目出任心理专业嘉宾。有着10余年职场与婚姻家庭心理研究职业生涯,被誉为职场、情场心理问题“双场专家”。)

王建一:要让孩子做自己

/陈之秀

新闻背景:不久前,美国华裔教授“虎妈”蔡美儿,高调宣传她对女儿的苛刻教育方式之后,上海出现了“猫爸”常智韬,他表示自己对女儿从小进行民主管教,跳舞、学习不操心,孩子照样考进哈佛。我们如何怎样看待“虎妈”、“猫爸”现象?六一国际儿童节前夕,笔者采访了著名心理专家王建一女士,请她谈谈儿童教育理念,也讲讲自己的育儿心得。

“虎妈”、“猫爸”是个案

王建一说,不论是“虎妈”、还是“猫爸”,以及更早的“哈佛女孩刘亦婷”,这些都是个案。往往人们习惯于关注成功的个案,这是出于向上比较的心理。然而,他们的成功,是建立在特殊的家庭文化基因之上的,不一定适合所有孩子。教育是个体化的,只有根据孩子的特点实施的教育,才是最合适的教育。

孩子能力没有“起跑线”

“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输不能输在起跑线上”。这话似乎成了公众的箴言。但教育是否取决于起跑线?王建一说,一个人的成才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并不是因为选择了一所好学校,就注定能成才。“不要输在起跑线上” 适用于一场百米赛跑,但用在教育上则要质疑。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优秀的孩子离不开和谐的家庭,这才是真正地起跑线。

研究表明,人的能力有300种左右,学习能力只是其中之一。还有更多的能力会让孩子在其他领域体现出来。所以,学习差的孩子未必将来就不能成才。

人在不同阶段都有可能不断提高,只是学习的途径和方法在发生变化。即使有的孩子一路走来学习成绩都不错,也不代表就能成功、成才。因为一旦走进社会,文凭仅仅是职场敲门砖,职场中还有工作能力、社会关系、人际交往沟通等多种因素决定着一个人的成败。

家长要与孩子一起成长

家长说,现在的孩子真是越来越难管了。孩子说,我跟你们有代沟。家长与孩子之间的关系应该怎样处理,才能达到一个契合点呢?

王建一说,小时候,父母在孩子眼里是一棵树,用强壮的身躯为孩子去遮风挡雨;小时候,父母在孩子眼里是无所不知的百科全书,所有的疑问都能在这里找到答案;小时候,父母在孩子眼里是至高无上的权威,他们模仿父母的表情、习惯、表达方式,尽自己所能讨好父母。

孩子上学后,信息传入的渠道逐渐多了,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辨别能力。但是,他们遇到问题时,依旧习惯于寻求父母的支持和保护。当孩子上了中学,他们有了学习能力和选择能力,不再唯父母独尊。于是,在父母眼里,孩子已经不再是那个听话的小孩了,他们叛逆,我行我素。父母不明白,为什么自己精心培养的孩子会变成这样;孩子也困惑,曾经宽容的父母不见了,现在的父母充满了控制欲。

这些现象出现在很多家庭中,有的父母看到和孩子的分歧后,主动寻找原因和解决办法,重新建立起和孩子之间的良好关系。而有的父母却把错误完全归咎于孩子,用简单粗暴的方式来处理和孩子的分歧,导致裂痕越来越大。因此,父母必须从权威的“神坛”上走下来,以平等的姿态与孩子交流,建立一种民主、平等的新型亲子关系。

家长一定要懂得“童年经历会影响孩子一生”。幼儿时期,人的思维模式、生活习惯和对外界是非的判断都是来源于父母和亲近的人,他们借助父母、亲人的观点和态度来认识和了解世界,进而形成自己的人生经验。再遇到类似的事情时,这些认知就会自动跳出来帮助他们分析和理解,最终形成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

孩子教育分阶段

“从来富贵多淑女,自古纨绔少伟男”。有一种教育观点是:儿子要穷养,是对儿子一生的投资;女儿要富养,其实是一种文化修养的投资。

王建一说,因为自己有一个女儿,所以信奉“儿子要穷养,女儿要富养”的教育理念,但富养不是单纯追求物质上的享受,而是要顺其自然,因势利导。王建一对待女儿就像朋友,在家庭中实行民主,让孩子在自由自在的环境下成长,使其思维方式更具个性。

在女儿三岁时,王建一就给她买了钢琴。最初,女儿对钢琴并没兴趣,倒是很喜欢绘画。为了支持女儿的爱好,她送孩子学习绘画。但女儿在六岁的时候,突然又对钢琴也产生了兴趣,她便给女儿请了钢琴教师。但她发现老师只是针对考级安排练习曲目。于是,王建一不再让女儿参加钢琴考级,而是让她继续自由学习钢琴同时,继续学习绘画。

王建一对女儿的品德教育十分重视,从小就要求女儿不能说假话——要有诚信;不许随地乱扔东西——要有基本公德。同时,王建一还注意培养女儿经常保持一种良好的心态。女儿小时候,每天早上起床的时候,王建一都要让女儿在床上弹跳三次,并大声喊“我高兴,我高兴,我很高兴”。

对待女儿的学习成绩,王建一并不要求她一定要考名牌大学,而是鼓励女儿按照自己的兴趣去选择未来。

因此,当女儿选择了一所职业学院,王建一没有阻拦,而且坚信,中国未来的职业教育将大发展。在女儿十八岁的时候,王建一告诉女儿,十八岁是成年人了,以后自己的所作所为都得自己买单,不能依靠父母。女儿十八岁上路开车,王建一不再接送女儿。如今,女儿即将毕业,在学习之余还经营着自己的网店,同时还注册了一家公司,准备自主就业。

王建一特别强调,在孩子小的时候,家长一定不要娇惯孩子,人格特征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形成了。一旦形成坏毛病,就将贻误终生。教育孩子还要分阶段:在孩子上小学之前,应尽量让孩子多玩,这样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在孩子上小学和中学的时候,除了要认真学习文化课以外,也要多带孩子去见识,以开阔视野,了解社会。

总之,要让孩子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家长不要过多地干预。一个不能做自己的人,是痛苦的,总需要心理补偿,补偿不当,有时甚至做出违反道德和法律的事情,给自己和家庭以及社会带来灾难。(2011年6月2日《保健时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在路上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