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河西走廊行(10、外一篇兰州半日)

(2021-10-28 07:37:16)
标签:

杂谈

河西走廊行(10、外一篇兰州半日)
黄河母亲石雕(摄影 童玉书)

回到兰州住了一夜,返回上海的飞机是第二天下午。第二天早上吃完早餐,将行李寄存在前台,我们一行四人,乘坐长途公交车前往兰州市区游玩。
第一站是号称黄河第一桥的“中山桥”。中华母亲河黄河穿兰州城而过,现兰州有十几座横跨黄河的大桥,其中中山桥最为有名。在中山桥北岸,左侧有一龟驮石碑,上书“黄河第一桥”五个大字。右侧有一巨大石块,上书“中山铁桥 百年纪念碑 中共兰州市委 兰州市人民政府 2009年8月立”巨石的花纹颜色犹如滔滔翻滚的黄河水,煞是好看。从巨石上的铭文可见该桥历经沧桑,历史悠久。此桥始建于1907年,竣工于1909年,是现存的黄河上第一座公路铁桥。德国公司承建,美国人设计,中国人参建的“中山桥”,长234米,宽7.5米,6墩5孔,桥上有五个弧形钢梁,现为人行桥。走上这座百年老桥,眼望着桥下翻滚着的浊浪,思绪万千。百年前中国人如眼前的中山桥都不会造,而百年后的今天,中国成了全球造桥的狂魔。世界最长的十座桥梁,有六座在中国。
看过“中山桥”,我们沿着黄河南岸继续向西走,来到了“水车园”。黄河边为什么搞个“水车园”?开始不太明白,看了介绍才知道,兰州曾经是“水车之都”。最多的时候兰州黄河两岸水车林立,有250轮大大小小的水车,提灌面积达到十万亩,比当时号称水车之城的哈马市(叙利亚)多7倍。
黄河岸边还有一道特别的风景线,那就是时不时会看到竖立在河滩码头上的羊皮筏子。这些羊皮筏子由十二、三个充满气的羊皮囊困扎在一起组成,上面可乘坐五、六人。羊皮筏子自古有之,原来是人们摆渡、运输的工具,现在是黄河文化遗产,供游人乘坐体验。我们行走在黄河岸边,时而见到一只羊皮筏子自东往西而来,像一叶扁舟在浪涛中逐波漂流,或急或缓驶过眼前,忍不住拍手叫绝。
我们这次闲散的兰州黄河之滨漫步,终止于“黄河母亲”石雕像。这座石像简洁生动,寓意深远,已经成为兰州的名片和地标。
离开“黄河母亲”,穿过兰州小西湖公园,在西津西路上的拉面馆品尝了兰州的另一张名片—兰州拉面。然后回到酒店拿上行李,步行至兰州西站坐火车到兰州机场乘飞机回家。“河西走廊行”至此全文完。

河西走廊行(10、外一篇兰州半日)
(摄影 童玉书)

河西走廊行(10、外一篇兰州半日)
(摄影 林美玟)

河西走廊行(10、外一篇兰州半日)
(摄影 童玉书)

河西走廊行(10、外一篇兰州半日)
河对岸的“白塔山公园”(摄影 童玉书)

河西走廊行(10、外一篇兰州半日)
水车园里的水车(摄影 童玉书)

河西走廊行(10、外一篇兰州半日)
(摄影 童玉书)

河西走廊行(10、外一篇兰州半日)
水车的大轴(摄影 童玉书)

河西走廊行(10、外一篇兰州半日)
羊皮筏子和快艇(摄影 童玉书)

河西走廊行(10、外一篇兰州半日)
水车园码头上的羊皮筏子(摄影 童玉书)

河西走廊行(10、外一篇兰州半日)
黄河里的羊皮筏子(摄影 童玉书)

河西走廊行(10、外一篇兰州半日)
(摄影 童玉书)


河西走廊行(10、外一篇兰州半日)
小西湖风情(摄影 童玉书)

河西走廊行(10、外一篇兰州半日)
小西湖秋色(摄影 童玉书)


河西走廊行(10、外一篇兰州半日)
小西湖公园的柱廊(摄影 林美玟)

河西走廊行(10、外一篇兰州半日)
西津西路上的兰州拉面(摄影林美玟)

河西走廊行(10、外一篇兰州半日)
黄河河滨大道(摄影 童玉书)

河西走廊行(10、外一篇兰州半日)
西津西路上的宣礼塔(摄影 童玉书)

河西走廊行(10、外一篇兰州半日)
兰州西站(摄影 童玉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