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荷塘秋色-拙政园

(2021-09-16 08:05:36)
分类: 苏州园林
荷塘秋色-拙政园
                                                                                                        (摄影 林美玟)
拙政园是苏州四大园林之首,面积也是四个园子里最大的。由于曹寅在任苏州织造时曾经在拙政园住过,调任江宁织造后也经常回苏州住在拙政园。曹雪芹小时候在拙政园住过一段时间,于是人们纷纷认为拙政园多多少少和《红楼梦》的大观园有点关联。
虽然还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拙政园里游客已经不少了,人多的地方出现了拥挤。记得二十几年前来的时候,拙政园里人头躜动,有时行走都感到困难,往往只见人不见景。比较之下,眼前的游园环境已是比较舒适的了。
我们沿着游览线路往园子里走,看到一处游客服务处,里面摆放着一些旅游纪念品。刚想走,抬头一看匾额上写有“秫香馆”三字,左右两边的门柱上挂有木刻的一副对联,上联写着:“此地秫花多说部曹雪芹记稻香村虚构岂能夺席”下联为:“四时园景好诗家范大成有杂兴作高吟如导先声”这里难道和“稻香村”有关?后来看到一些文章都有这种联想,并且将“秫香馆”和“稻香村”在园子里的位置,环境做了比较,认为两者极其相像。除此,“藕香榭”、“卅十六鸳鸯阁”等处也和曹雪芹笔下的大观园一些地方有着相似之处,但是没有实证,只能作为游园时消遣的趣闻轶事吧。
走过“秫香馆”,见到草坪上伫立着一座两层建筑,名曰“天泉亭”,红柱花窗,重檐八角,高高翘起的飞檐,像展翅欲飞雨燕,既古朴又灵动。
离“天泉亭”不远处有一条小河,河上有一座小石桥。只听见一边的导游说:这座小桥是当年越剧电影《红楼梦》“黛玉葬花”的拍摄点。这话引起我的回忆:1978年我在齐齐哈尔师范学院读书,正逢越剧《红楼梦》上映,同学们去电影院排队买票,有的同学连着看了好几遍。文艺理论课的老师还专门在课上讲析了越剧的唱腔和流派。一位东北人,对越剧如此了解,很令我佩服,至今不忘。

荷塘秋色-拙政园

荷塘秋色-拙政园

荷塘秋色-拙政园

荷塘秋色-拙政园

荷塘秋色-拙政园

走过一个圆拱门,眼前豁然开朗,一大片荷叶出现在面前。苏州四大园林中,拙政园以水为特色,水塘的面积超过整个园子面积的三分之一。园子有了水显得格外有灵气,加上池塘边古色古香的亭台榭舫,塘中田田荷叶随着秋风摇摆,发出沙沙声响。远处是从园子外“借”来的古塔-北寺塔,合在一起成了一幅灵动的“荷塘秋色图”。
有水便有影,树木、小桥、扁舟、亭榭倒映在水里,又成了一幅幅水彩画。“芙蓉榭”临水而立,一半建在岸上,一半伸向水面,远看又像浮在水面的石舫。“芙蓉榭”正在维修,不得入内。如果能够走上水榭,坐在石雕栏杆上观鱼赏荷,一定是一件非常惬意的事。

荷塘秋色-拙政园

荷塘秋色-拙政园
                                                                                                        
“芙蓉榭”
荷塘秋色-拙政园

荷塘秋色-拙政园

荷塘秋色-拙政园

沿着水边的长廊边走边观景,拙政园的长廊又称水廊,他和沧浪亭的复廊,留园的爬山廊并称为苏州三大名廊。顾名思义,水廊乃水边之廊,倒映在水里又成了水中之廊。水廊将拙政园分为中园和西园,廊墙上有许多漏窗,做成各不相同的花型,透过漏窗可见到中、西园的不同丽景,成了拙政园的又一独特景观。
再往前走,见一两层楼的阁楼,阁楼三面环水,被荷叶簇拥着,有一曲桥直通底楼。此楼上面叫“见山楼”,楼下称“藕香阁”。据说太平天国时期,忠王李秀成在此办公。
“卅十六鸳鸯馆”被隔断隔成南北两部分,北面供夏天纳凉,南面供冬天取暖,是主人听曲观戏之地。据说因当年水塘中养有鸳鸯而得名。
一路走来,环水塘还有远香堂、梧竹幽居、留听阁等精美建筑景致,真是步移景换妙不可言。

荷塘秋色-拙政园

荷塘秋色-拙政园
                                                                                            (摄影 林美玟)
荷塘秋色-拙政园
                                                                                                                           见山楼
荷塘秋色-拙政园

荷塘秋色-拙政园
                                                                                                         “卅十六鸳鸯馆”摄影 林美玟)
荷塘秋色-拙政园

荷塘秋色-拙政园
                                                                                                                            梧竹幽居
荷塘秋色-拙政园
                                                                                                                                  (摄影 林美玟)
走累了,找到一个池边小亭坐下休息。抬头一看,亭子上挂着的匾额上写着“与谁同坐轩”。与谁同坐?同学?朋友?爱人?都可以。于是我两坐在石凳上,与“与谁同坐轩”来了张合影。另一对小夫妻也请我们为他们拍了一张合影。然后仔细一想,在如此文雅、诗书气浓郁的拙政园,怎会有此陋俗的亭名?打开手机一查,大吃一惊,原来这是苏东坡在他的词《点绛唇.闲倚胡床》中的名句: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绝妙!诗句情景交融,句子中虽然有我,却让我们感觉到了诗人的无我境界。拙政园,不仅仅拙政园,中国的古代园林就是这样处处充满了深厚的文化意蕴。
荷塘秋色-拙政园
                                                                                                           
(摄影 林美玟)
荷塘秋色-拙政园

荷塘秋色-拙政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