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啊,我为你骄傲
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女娲补天、奚仲造车的美丽传说绵延千古;这是一片文化的厚土,荀子著学、匡衡凿壁偷光的故事历久弥新;这是一个美丽的地方,钟灵毓秀,锦绣田园,青山绿水,运河风光,激情地演绎着魅力独具的画卷,这个地方就是我的家乡---鲁南明珠“枣庄”。
枣庄是山东的“南大门”。她南望汉家之盛,北临孔孟之风,西濒微山湖,东枕沂蒙山区。在这里,有以“山”为主的抱犊崮国家森林公园;有以“果”为主被誉为“冠世榴园”的万亩石榴园;有以“水”为主的千年京杭大运河;还有以“古”为主的古刹青檀寺和滕薛故城。可以说,她既有北方城市的豪放,又兼具江南水乡的秀美,宛如一颗生机勃发的宝石镶嵌在齐鲁大地,熠熠闪耀在世界的东方。
追忆故乡,掩卷之余,慨然喟叹!家乡的大运河激起了多少岁月的惊涛骇浪,拍击着多少命运的颠簸离殇。家乡古老的柳琴声,依旧高亢刚劲,穿越时光的隧道,向人们诉说这片土地的古老和沧桑。
她的灵山秀水哺育了这片大地上勤劳的人们。多少文人墨客,风流人物,都生在这片美丽的地上,长在这片神奇的土中,为这片大地创造了许多不朽的传奇,为祖国留下了灿烂的文化瑰宝。远有墨学之祖墨子,自荐之士毛遂,战国四公子之孟尝君,能工巧匠鲁班,
“第一奇书”《金瓶梅》著者贾三近;今有令日寇闻风丧胆的洪振海,文学巨擘贺敬之,飞天上将李景,航天上将李继耐,少将作家贺茂之,残奥冠军王乐正等,可谓“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她坚强不屈的斗争精神和光荣的革命传统滋养着这里的人们,百年来谱写了可歌可泣的红色战曲。民国初年,敢反抗西方列强、轰动中外的临城劫车案;抗战初期,扬我民族之雄威,打破日军不可战胜神话的台儿庄大战;在铁路线上与日军斗智斗勇,令敌人胆战心惊的铁道游击队。走在锈迹斑驳的铁道上,抚摸着弹痕累累的城垣,热血男儿保家卫国、冲锋陷阵的呼喊和身影,犹在耳畔,似在眼前。
她有着130年的工业文明,中国历史上第一家股份制企业——中兴公司在这里诞生,发行了我国第一张股票,开创了近代工业之先河。新中国成立后,煤城枣庄曾是我国重要的煤炭资源基地,她的煤炭随着共和国的成长,熊熊烈火燃烧了自己,奉献了给了人民,奉献给了祖国。
这就是我的家乡,她将古老的文明刻在残垣断壁上,将高风和亮节记在内心最深处。它就像一个诞生在苦难家庭的孩子用自己倔强的脊梁分担着母亲的痛苦,虽然自己也遍体鳞伤,但一直自强自立没有低下过光荣的头颅!如今,她作为一个老工业基地,面临着资源型城市转型的难题,依旧努力探索和开拓新的发展路径,带着沉重的翅膀逆势起飞。
新世纪以来,今天的枣庄人,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全市人民群众共同努力下,发扬坚忍不拔、百折不挠、奋发有为、与环境共生共存的青檀精神,积极实施资源转型,城市转型的行动战略,使我们的经济稳定增长,民生得到改善,城乡和区域协调性进一步提高,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和谐社会建设迈出坚实稳定的步伐。昔日烟尘密布的煤城,如今变得是“天蓝,地绿,水清,气纯,正在成为一座独具魅力的新兴城市,这座古老的城邑再一次焕发出青春的活力。
我的家乡,她如黎明般的太阳,怀抱着坚定的信念,将澎湃的斗志化做永恒的执着;它如奔驰的火车,迎着世纪的曙光,举起燃烧的理想,奔向未来的辉煌。
我的家乡,高山巍峨,雄伟的山峰俯瞰历史的风狂雨落;我的家乡,坚实的脊背顶住了千万年的沧桑从容不迫;我的家乡,大河奔腾,浩荡的洪流冲过历史翻卷的旋涡;我的家乡,蓄势待发,正书写着新的辉煌篇章!
我站在河之洲,水之湄,山之阳,海之滨,大声的呐喊:祖国啊,我为你自豪!家乡啊,我为你骄傲!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