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西部游记之七——羚羊谷+马蹄湾

标签:
羚羊谷马蹄湾亚利桑那州美国 |
10月2日10:00出发,车子从犹他州进入美国西南方的亚利桑那州(State of Arizona)。行车两个半小时后,到达亚利桑那州的佩吉镇(Page),在镇里的一品香餐馆享受中式自助午餐。餐后前往附近的羚羊谷游览。
羚羊谷(Antelope Canyon)是世界上著名的狭缝型峡谷,位于亚利桑纳州的沙漠,常年处在干涸的河道之中。该地过去是叉角羚羊栖息处,峡谷里也常有羚羊漫步,这也是此峡谷名为羚羊谷的由来。羚羊谷在地形上分为两个独立的部分:上羚羊谷( Upper Antelope Canyon )与下羚羊谷(Lower Antelope Canyon )。上羚羊谷在纳瓦荷语中称为“Tse Bighanilini”,意思是“有水通过的岩石”,由于谷地较广,且位于地面上,所以是游客最多的部分。下羚羊谷在纳瓦荷语中称为“Hasdeztwazi”,意思是“拱状的螺旋岩石”,全年中约有九个月不会开放。下羚羊谷位于地底下,需要爬金属楼梯深入地底,中途还可能需要靠一些绳索才能走完下羚羊峡谷,谷地变化较多,某些通道不足人高。由于全程行走的难度比较高,游客较少。
大巴停在上羚羊谷客服中心的停车场。从停车场到上羚羊谷是一段沙漠路,需换乘景区的越野车前往。这里是印第安人保护区,越野车司机是一位男性印第安人,他还身兼导游,带领我们进入峡谷。他热情、负责,每到一个景点就会停下来,指引大家拍照,有时甚至还帮我们拍照。
进入峡谷发现,谷壁岩石表面像被精心打磨,纹层顺着岩壁流淌,如同万年前的波浪被定格在这峡谷中。据介绍,该地在季风季节里常出现暴洪流入峡谷中,由于突然暴增的雨量,造成暴洪的流速相当快,加上狭窄通道将河道缩小,因此垂直侵蚀力也相对变大,形成了羚羊谷底部的走廊,以及谷壁上坚硬光滑、如同流水般的边缘。峡谷的形成并不仅靠科罗拉多河(Colorado River)的水流,高原暴雨导致的山洪暴发,才是地表切割最主要的力量。越是干旱的荒山,一旦暴雨,山洪暴发的力量就越惊人。极度干燥坚硬的地表吸水性很差,雨水顺地势冲刷,如果地表有些许裂隙,湍急的水流和携带着一路冲下的砂石几乎无坚不摧,日积月累,就能使地貌天翻地覆。
上羚羊谷总长约150米,岩壁高耸约20米。走进峡谷,犹如走进一个神奇的魔幻世界。由于岩壁的凹凸不平和峡谷的蜿蜒曲折,当阳光从峡谷顶部照进谷内时,在岩壁上幻化出五彩斑斓的流动的色彩,以红、黄、橙、蓝、紫为主色调,构成一幅幅奇幻美丽的画面。被阳光打透的岩层,耀眼的橙红色通透鲜明,靓丽的如同被颜色渲染了一般。红沙岩石梦幻的色彩、优美的线条、精细的纹理,让人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奇特的地貌,仿佛人工雕琢,有的造型独特,有的整齐划一,似人似物,独具特色。更神奇的是,即使站在原地不动,只要稍微转动一下头,看到的也是另一幅截然不同的画面。“地下天堂”般的奇幻美景,千变万化的奇妙画面,令人叫绝,怎么也看不够,拍不够。
依依不舍告别羚羊谷,坐上大巴,约半小时后来到另一景点——马蹄湾。
马蹄湾(Horseshoe Bend)是科罗拉多河(Colorado River)在亚利桑那州(Arizona)境内的一截U形的河道,也是格兰峡谷(Glen Canyon)其中的一小段。由于河湾环绕的巨岩形似马蹄,所以叫作 “马蹄湾”,又名“蹄铁湾”,也有人叫它科罗拉多河的大拐弯。
从停车场走到沙坡坡顶,往远处眺望,远处的大地上只有几道巨大的裂缝。从另一侧沙坡走下去,来到科罗拉多河湾跟前,马蹄湾的全貌终于呈现在眼前。站在悬崖边俯瞰300米下的科罗拉多河,只见绿色的科罗拉多河围绕着红色的马蹄状岩石,蜿蜒流淌出270度的转角,平静而威严。这里的土质与犹他州其他地方一样,因为含大量的铁和锰金属,在阳光下闪耀着美丽的金属红色,和科罗拉多河翡翠般的绿色相得益彰,非常赏心悦目。河水映射出四周岩壁的颜色,熠熠生辉,深邃威严而又有魅力。河湾很大很深,转角圆润,悬崖笔直陡峭,呈现出一种气势非凡、惊心动魄的美。这就是大名赫赫的马蹄湾,神奇,伟岸,令人震撼、折服!这里没有任何护栏,要想看到完整的马蹄湾,又必须站到离悬崖边缘不足1米的地方,而脚下就是万丈深渊,只有有足够的勇气和胆量的人,才能欣赏到大自然创造的这一神奇景观。
离开马蹄湾后,行车两个多小时抵达亚利桑那州旗杆镇(Flagstaff),入住Wyndham Rewards酒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