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点评:《我要找他还钱吗》(《家庭医生报》心理互动专栏)

标签:
福建省福州市福建心理医生福州心理医生心理治疗心理咨询情感 |
分类: 心理医生陈震平接受媒体采访 |
心理医生陈震平按:《家庭医生报》最近在其《心理健康》栏目开通了《交流平台》,以上期刊登读者来信,下期刊登读者讨论及心理专家看法的方式进行心理困惑互动,反响热烈。本人有幸受邀为新近一期(2010年第46期,总第1292期)之心理困惑《我要找他还钱吗》做心理点评,现全文转发如下:
心理困惑:
回答:读者讨论
对于这样的人,我认为应该婉转地向他提出还钱之事,就说你家里有事需要钱。如果是真心朋友,一定会还给你的。(浙江
钱是很敏感的东西,不管对借的人,还是被借的人,都会存在压力。既然借钱的人能“好意思”向你借,你当然也可以“好意思”拒绝。(湖北
十多年未见,现在的他并不一定是以前的他。如果还停留在中学时期的印象,显然不合理。所以,劝你直接找他要钱。不还,就算买个教训,当没交这个朋友。(广西
专家者说(福建心理治疗师陈震平)
看了你的来信,我想很多人与你有同样的困惑:不懂得去拒绝令自己不愉快的要求。这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你可能很在乎自己的人缘,看重别人对你的评价,因此在人际交往中,更多的是满足他人的需要,而很少关注自己的感觉和需要。另一方面,你是一个注重感情的人,为了满足这一需求,不惜委屈自己去迎合别人。当然,还有可能在性格方面有“顺从性”。即在做事之前,总怕别人不高兴,尽力去满足别人的需要;而事情做了以后,又对自己不满意,不高兴。
在关键时刻拉不下情面,不知道或者不会说一声“不”,这是人际交往中的一个误区。学会拒绝他人不合理的要求,其实是一个人内心成长的重要标志。
很多人不好意思拒绝别人,以为这次拒绝了,那他就对你有看法,或者下次自己有事就不好向他开口了。要知道,真正的友谊是相互坦诚的,决不会强人所难,不会因为你的一次拒绝就破裂。所以,这种担心和顾虑是多余的。
当然,拒绝别人不合理的要求时要讲究技巧。拒绝时要干脆明了,不要使用让对方还抱一线希望的词语,如“让我试试”、“我再想想办法”等。否则,对方会误认为你已答应了。你可以直接告诉对方你的理由,真诚、明确地把你的难处和苦衷告诉朋友,如自己的状况不允许、环境的限制等。你还可以用一大群人来拒绝,比如家长不同意、领导不同意等。如果觉得当面拒绝有困难,可以通过打电话、发短信的方式,先表示同情或给予赞美,然后再提出理由加以拒绝,温和而坚持,不答应也不至于撕破脸。
至于你目前的处境,我想最好的处理方法是:找一两个自己需要用钱的理由,大胆地跟他提还钱的事。因为真正的朋友,他一定会体谅你的难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