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心理发展是指人的个体从出生到死亡的整个过程中的心理发展。
人的个体发展离不开种系的发展。所谓种系心理发展指的是从动物到人类的心理演变过程,这个过程包括两个过程:一个是动物心理的进化过程,一个是人类心理的进化过程。前者所研究的是动物心理学的内容,后者研究的是民族心理学和个体发展心理学的内容。
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 德国生理学家和实验心理学家普莱尔(W.T.preyer)是儿童心理学的真正创始人。他对自己的孩子从出生到3岁进行跟踪研究,于1882年发表了《儿童心理》一书。此书被公认为第一部科学的、系统的儿童心理学著作,也标志着普莱尔成为科学儿童心理学的奠基人。
霍尔将儿童心理学研究的年龄范围扩大到青春期。
精神分析学派对个体一生全程的发展研究率先作了研究,荣格(C.G.Jung)是最早对成年期心理发展理论研究的心理学家。他认为,人的发展主要是心灵的发展。他的研究始于20世纪20年代,在30年代形成理论,主要涉及三个方面:
1)提出前半生和后半生分期的观点,认为25至40岁是个分界线,在上下半个生命周期,人格沿着不同的路线发展,而且前半生比后半生人格显得更向外展开。
2)重视“中年危机”。中年生命以精神转变为标志,开始由掌握外部世界而转入集中到内心世界。
3)论述老年心理。特别是阐述了临终前的心理,老年人的企图理解面临死亡时生命的性质,死后生命是否是自己生命的继续。
《发展心理学概论》是美国心理学家柯林渥斯(H.Z.HOllingwerth)发表的世界上第一部发展心理学著作,提出了追求人的心理发展的全貌,而不是鼓励只研究儿童心理。
中国的人类心理发展观历史悠久 早在2500年前文献就有记载,许多思想家,如孔子、孟子、老子、荀子等,对先天与后天在心理发展上的作用有许多的论述,如孔子的“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愈矩”。
人的个体发展离不开种系的发展。所谓种系心理发展指的是从动物到人类的心理演变过程,这个过程包括两个过程:一个是动物心理的进化过程,一个是人类心理的进化过程。前者所研究的是动物心理学的内容,后者研究的是民族心理学和个体发展心理学的内容。
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 德国生理学家和实验心理学家普莱尔(W.T.preyer)是儿童心理学的真正创始人。他对自己的孩子从出生到3岁进行跟踪研究,于1882年发表了《儿童心理》一书。此书被公认为第一部科学的、系统的儿童心理学著作,也标志着普莱尔成为科学儿童心理学的奠基人。
霍尔将儿童心理学研究的年龄范围扩大到青春期。
精神分析学派对个体一生全程的发展研究率先作了研究,荣格(C.G.Jung)是最早对成年期心理发展理论研究的心理学家。他认为,人的发展主要是心灵的发展。他的研究始于20世纪20年代,在30年代形成理论,主要涉及三个方面:
1)提出前半生和后半生分期的观点,认为25至40岁是个分界线,在上下半个生命周期,人格沿着不同的路线发展,而且前半生比后半生人格显得更向外展开。
2)重视“中年危机”。中年生命以精神转变为标志,开始由掌握外部世界而转入集中到内心世界。
3)论述老年心理。特别是阐述了临终前的心理,老年人的企图理解面临死亡时生命的性质,死后生命是否是自己生命的继续。
《发展心理学概论》是美国心理学家柯林渥斯(H.Z.HOllingwerth)发表的世界上第一部发展心理学著作,提出了追求人的心理发展的全貌,而不是鼓励只研究儿童心理。
中国的人类心理发展观历史悠久 早在2500年前文献就有记载,许多思想家,如孔子、孟子、老子、荀子等,对先天与后天在心理发展上的作用有许多的论述,如孔子的“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愈矩”。
前一篇:发火:男人哭泣的一种方式
后一篇:过五关斩六将,谁来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