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吉庆街智力发育对花花牛小吃区育儿 |
吉庆街,是一条改造后的老街,位于武汉市汉口区最原始的闹市区。
吉庆街本就是市井之地,尽管建筑是后盖的,然后最宝贵的精神劲儿留了下来。
吉庆民俗街的规划定位为汉派风情街、文化旅游目的地、艺术创意社区。
顾名思义,这里是一边品尝美食,一边观看民俗表演。
所以这条街上,到处可见各年龄层的艺人,拿着各色乐器穿梭,在餐桌间穿梭,找一个出拉弹唱的生意。
一首歌或一首曲或一段书也就20元钱,水准却偶有惊艳。
这些年出外就餐的人多了,餐馆生意繁荣,老黄历上的那些娱乐项目又自发的从民间涌现出来,
你会看到有白发苍苍的老人拉小提琴,唱大鼓的大妈,也可以看到抱着吉他唱歌的年轻人,
还有一些擅长音乐的学生做完了作业跑来表演赚个小钱。。。
海口的板桥路海鲜大排档也是如此,青岛若干美食街也是如此。。。
也就渐渐的不再是个新鲜,然而各地风俗不同还是值得体验一下。
如今的吉庆街是分为两部分的,一部分是小吃区,一部分是饭店。
小吃区:干干净净的帐篷,整整齐齐的小吃,丰富多样的口味,天南海北众口可调。
举个例子,新鲜的莲蓬与海口的就大相径庭,我喜欢吃湖北的莲蓬,是嫩嫩一包甜水,即便是吃芯儿也甘。海口的莲子硬邦邦的,相比湖北的口感差极了。
再说湖北的桂花米粉糕,云南也有,然而海口少见,对花牛的冲击力倒是不大,对花牛爸这个土生的湖北人来说,那味道叫做“小时候”。我是山东人,也爱吃这个东西,口感:刚出锅的云片糕。桂花是这糕的绝配,若是换成豆沙或是绿茶又或者别的香味,就失去了我吃它的欲望。
花牛在湖北的所见所闻 激发了她的智力发育。可见行万里路是潜移默化的。让我很是惊喜。
这几天,花牛从幼儿园回来,竟然能描述很多事物了。
比如以前,你问她:你在幼儿园学什么了? 她答:上课。上什么课了? 她答:不知道。
问:“今天表现怎么样啊?”她说的都是刚刚眼前发生的。
假期回来。
“妈妈,老师今天批评我了”
“为什么”
“因为我和xx ,还有xx 一起打地板,老师就批评我了。所以我没有小红花。”
吉庆街的菜馆,物价要贵一倍,在武汉的菜馆一般要100元左右就可以吃得不错,在吉庆街这桌子菜花了300元,和海南的物价差不多。味道嘛。武汉市都普遍辣,油水重,吃惯了海南菜的人很不习惯。除非去农家乐,上篇里介绍了去黄金湖,鱼和蟹农家做很好吃。每次回湖北,最想念的美食都在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