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遇黄鹤楼 --同他回故里(组图)

标签:
黄鹤楼故里曾侯乙墓壁画湖北休闲 |
-
与他一同前往湖北,心中期待非比寻常,甚至有些隆重。不同于海南,不同于父母,湖北是他的故里,生他养他的地方,好比土壤与大树,那里埋着他的根和童年,一切荣耀与美好的发源地。最亲切的人,最深处的记忆,他的前传,那时少年,人之初,怎能不让人激动?
-
去到很多地方,黄鹤楼依然是不能错过的,这天下江山第一楼的名气实在大得很。“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也许是李白的粉丝太多。又是名人与名诗,黄鹤楼这三个字已然是打了几千年广告的。妇孺皆知。
-
黄鹤楼不是个古物件儿,数次被毁数次重建。然而那景儿那气派有胜之以往,却没了当初的风采,留给人们的只是个传说。很难想象它曾经的辉煌,就如同如今某个有名的酒吧或是高档消费的酒店吧,环境撩人,吸引着天下文人骚客。有歌女吟唱舞蹈,有风度翩翩,衣冠楚楚的帅哥,可饮酒可吹水,找个临江的雅座,聚会或是发呆,别致的一天得一首别致的诗歌,于是有了传诵。好比现在的丽江,还隐藏着一些秘密的机会,比如艳遇。。。如今的黄鹤楼,更像一座庙宇,进门的门票就算作香火钱吧。
-
单纯的走走停停,几乎是无聊的晃荡。有点枯燥,有点空洞。幸好有花正开,有天鹅水上漂,平添了几分生动和转机。这样一个好天,赏赏楼赏赏花倒也惬意。可惜错过了编钟表演,买了几把布艺手书的画扇,我的黄鹤楼之行以收获收尾。
直观黄鹤楼
错过的编钟表演
战国早期著名青铜乐器。1978年出土于湖北随州市曾侯乙墓。曾侯乙,是战国时代曾国(今湖北随州、枣阳一带)一个名叫“乙”的诸侯。此人死于楚惠王五十六年(公元前433年)。1978年曾侯乙墓被发现并开掘,使得许多埋藏地底的珍贵历史文物得以重见天日。
摘抄
黄鹤楼一共有九层。高50.4米,相当于16层楼房,攒尖顶,层层飞檐,四望如一。在主楼周围还建有胜象宝塔、碑廊、山门等建筑。整个建筑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黄鹤楼内部,层层风格不相同。底层为一高大宽敞的大厅,其正中藻井高达10多米,正面壁上为一幅巨大的“白云黄鹤”陶瓷壁画,两旁立柱上悬挂着长达7米的楹联:爽气西来,云雾扫开天地撼;大江东去,波涛洗净古今愁。二楼大厅正面墙上,有用大理石镌刻的唐代阎伯理撰写的《黄鹤楼记》,它记述了黄鹤楼兴废沿革和名人轶事;楼记两侧为两幅壁画,一幅是“孙权筑城”,形象地说明黄鹤楼和武昌城相继诞生的历史;另一幅是“周瑜设宴”,反映三国名人去黄鹤楼的活动。三楼大厅的壁画为唐宋名人的“绣像画”,如崔颢、李白、白居易、陆游等,也摘录了他们吟咏黄鹤楼的名句。四楼大厅用屏风分割几个小厅,内置当代名人字画,供游客欣赏、选购。顶层大厅有《长江万里图》等长卷、壁画。
前一篇:雨中登泰山--相识之初的美妙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