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王辉耀
王辉耀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113
  • 关注人气:13,96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京青年报】王辉耀:在深化开放发展中推进人类减贫大业

(2021-04-13 14:22:22)
标签:

国际关系

全球人才

分类: 专栏文章
【北京青年报】王辉耀:在深化开放发展中推进人类减贫大业


消除贫困是一个全球性难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的脱贫成就举世瞩目。4月6日,国务院新闻办发布《人类减贫的中国实践》白皮书。白皮书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按照现行贫困标准计算,中国7.7亿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按照世界银行国际贫困标准,中国减贫人口占同期全球减贫人口70%以上。在全球贫困状况依然严峻的情况下,中国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减贫目标,显著缩小了世界贫困人口的版图。

回顾中国脱贫史,中国脱贫进程是随着改革开放中经济社会不断发展而向前推动的。市场经济相较于计划经济的一个优势在于可以激发民众创业创造活力,从而盘活经济扩大经济体量增加就业机会。对于贫困人口而言,就业机会的增加和工资水平的提高是摆脱贫困最直接的方法。研究发现,贸易能够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加速经济增长、增加不熟练工人工资等途径实现减贫;贸易体量越大的地区,贫困发生率越低。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量吸引外资在国内投资建厂,进出口贸易额连年攀升。外商投资和贸易发展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超过2亿中国农民工通过外出打工提高了农村人均收入,而劳动力丰富且成本较低也成为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来源。

加入WTO后,中国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在国际价值链、产业链中越发占据重要位置,国际贸易量显著提升,中国贫困发生率也随着经济快速发展而显著下降。2010年中国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0年来中国GDP更是扩大了10倍多。加入WTO后,我国贸易自由化程度大大提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健全,随着民营经济的大发展人均国民收入也大幅提升。到2018年,中国国际总贸易值达到4600万亿美元,同比增加28倍,而贫困率已经低于0.5%。

目前,中国脱贫攻坚的任务已经完成,但脱贫是持久战,随着经济社会及新技术新产业的快速发展,基本脱贫人员要跟上社会发展脚步而不再度返贫,对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是一个严峻考验。

在对外开放初期,外商直接投资主要是来投资建厂,我国用于出口贸易的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加工贸易形式,这使得外资企业和其他企业吸收了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促进了贫困人口减少。随着经济技术发展,国内也涌现了相当数量的民族企业,这时外资进入中国相当一部分是通过并购进入,可能不需要招聘新员工,甚至可能还需要裁员。

同时,中国的出口结构也在逐渐发生改变,从以前的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到现在技术和知识密集型产品比例不断提高。而随着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升级,一些服装加工生产等劳动密集型产业正向外转移,同时人工智能、自动化等技术的发展及广泛应用也对劳动力提出了新的要求。

长期来看,经济社会的发展将导致企业对传统低技能农村富余劳动力需求减少,对劳动力质量将提出新的更高要求。所以,促进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核心在于提高劳动力素质,尤其是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技术水平。外商投资带来的竞争压力和对劳动力的更高要求,将促使企业增强核心竞争力,同时促进农村劳动力提升自身素质和技术水平,从而在根本上促进农村劳动力的非农就业。这就需要重视劳动力人口素质的提升、尤其是加强对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培训。

同时,为巩固脱贫攻坚的成果,一方面中国要继续扩大开放程度,提高国内经济贸易开放程度,使各产业部门在开放发展中扩大发展规模,努力增加就业。另一方面,中国还需进一步挖掘国内市场来有效弥补全球化退潮后的消极外需,这是保障中国产业结构转型和持续发展的根本。因此,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是我国接下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防止基本脱贫人员返贫的重要推动力。

从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签署到宣布积极考虑加入CPTPP(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再到CAI(中欧投资协定)如期完成谈判以及加快21个自贸区建设等,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路径可见一斑。未来,中国要坚定不移在双循环发展下提升对外开放质量与水平,推进加入CPTPP研究及实践探索,深度融入世界并坚持基础创新,通过提升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位置挖掘更大发展潜力,在巩固国内发展的同时与世界各国共同发展,为增进人类减贫事业作出更大贡献。

文章选自《北京青年报》,2021年4月11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