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的奥运开幕式畅想

(2007-04-13 20:09:14)
分类: 专栏文章

    一眨眼的功夫,2008年北京奥运会竟指日可待了,据说周日就可以预订奥运门票了。加上,最近总有朋友问,奥运会最期待看什么?要是往届肯定会重点关注游泳、乒乓球之类自己喜欢的体育项目,而2008年奥运会因为在北京,我把期许偏向了开幕式。

   在这个分众的时代,也许只有奥运会的开幕式能吸引全人类的眼光,仅此一点,足以证明它有多么大不可替代的汇聚力。自从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开始,无论亚特兰大、悉尼直到雅典奥运会,主办城市都挖空了心思寻找新意,上天入水,在开幕式上做足了文章。因为大家都知道,具有公众性、独创性和轰动性的开幕式迎合了人们累积多年的希望,对整个奥运会的口碑和成功与否太重要了。更深一层,开幕式将体育和文化相结合,向世界传达主办国的信息,这种信息既是政治性社会性的,也是文化和历史性的。对北京来说,仔细分析奥运开幕式更是意味深长,不是我们让一种体育活动承载过多其他沉重意味,而是对我们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来说,世界的眼光和期许一定会影响到操办者的心态。展示和证明自己是北京奥运会从申办开始就存在的动机,所以开幕式的意义便复杂了起来,所以开幕式的种种更是我们不得不关注的一环。

    还记得,2004年 雅典奥运会开幕式上蔚蓝色的爱琴海水、阿伽门农的黄金面具、“历史年轮”演出中的活雕塑……这个被世界评价为“充满魔力的夜晚”的开幕式给北京留下了一道难题:同是具有悠久文明和璀璨文化的古国,希腊人用他们的方式给了全世界一个惊喜,那2008年的我们呢?

    在我的期待中,成功的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应当是:让中国人自己满意,更能让全世界在更深层次上感动。在真正展现中国文化底蕴的同时呈现一个兼收并蓄,积极融入世界的现代中国形象。就此想说三点。


 

   找回真正的中国文化

   雅典奥运会开幕式,水一般的纯净和流畅,宽广而沉着的大海风格,静穆和神圣氛围中,希腊人用平和的心态展现了爱琴海文明。

而说到中国文化的展示你会想到什么?我真的很怕,很怕再看到那些被现代扭曲了的所谓传统符号在“鸟巢”上空飞舞;很怕看见大红灯笼高高挂,威风锣鼓震天下,龙腾虎跃狮子吼,姹紫嫣红大中华这样的景观肤浅呈现;什么是真正的深厚的中国文化传统?中华五千年文明到底有什么?中国龙、功夫、长城、京剧、红灯笼、四大发明……这些的确是中国文化的符号,但仅仅表现这些肯定不丰富、不经典、更不深厚!天人合一,和谐融通的中国文化内蕴应该用古朴典雅,温情脉脉的方式呈现和表达,而不可在廉价煽情与喧闹中流于平平。奥运会开幕式是奉献给全人类的盛宴,它带给外国人的不是强化他们曾经思维定势的古老符号化的中国,更不是对东方文明猎奇式的欣赏,而应是主办者在真切深刻地阐释中华文明的基础上借开幕式宣扬真实且美好的中国形象。


 

    现代化中国的呈现

    呈现真正的中国文化也是为了面向未来,也是在告诉世界中国在古老而辉煌的文明之上还涌动着现代化浪潮,开放的中国正融入现代化的国际世界。所以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变得极为重要。于是,我又很怕有人在开幕式上将中国的传统象征肤浅的拉洋片似的炫耀和喧闹一番了事,没有现代中国形象,没有今天中国人的成绩。这样不仅贻笑大方,还可能向世界夸张地传递一个关于中国文化的不确切形象。其实,这一点也许尤难做到,因为涉及到如何创新。真正对人心灵有冲击的东西往往是创造性的新颖,而在传统和现代的结合上,如何跳出传统经验,当下中国文化很多地方出现了真空。然而,唯独跳出概念式的传统中国形象,呈现有创造力的现代中国,才能真正使国人自己满意,在更深层次上感动外国人。


 

    中国元素与世界元素的融通

    1996年的亚特兰大奥运会开幕式中运动投影造型让我毕生难忘,美国人用现代化的光影技术展现了人类力与美的形象。其实,美国是个现代化国家,光影技术是摩登的美国文化象征,而投出的影像却是类似古希腊运动雕塑的人像。真的应当感叹于美国人的创造性,他们用代表自己文明的载体,表现的却是全人类的美,迎合的却是全人类的审美价值观。

    奥运会是属于全人类的,真正的真实的美也是共通的。所以,在开幕式中体现兼收并蓄的世界文化也是必要的。都说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但是在体现本民族的传统的同时请不要忘记,其实中华文明元素的形成本身就是在不断与世界文明元素相融通。我看来,用简洁清晰而有韵味的故事性场面创造性地讲述中国历史文化渊源与世界文化相融合的历程,是一个讨巧的方案。总之,用中国文化的元素,以中国人的叙事为载体,去表现人类普世价值观和共同的审美逻辑,将真正的打动全世界!

    正在崛起的中国迎来如此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展现和证明自我,如何把握好事在人为。衷心期待那场开幕式让世界难忘,让中国这振奋,让北京骄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