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产业转型升级 家电业的海信样板

(2012-05-03 10:52:35)
标签:

产业转型

家电业

海信样板

股票

分类: 观点

“智能战略”作抓手,“智能电视”为王牌

产业转型升级 家电业的海信样板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  更新时间: 2012-05-03 02:36
 
 
■本报记者马方业 陈慕鸿 王飞鸽
 
 

    五一国际劳动节前夕,记者应邀来到了美丽的青岛,对海信集团进行了考察调研学习。期间,记者与海信的多位负责人进行了沟通与面谈,深深被海信“智能战略”及其智能电视下所吸引,同时也为集团正在举行的“讲评会”(集团内部戏称“过堂会”,即包括海信电器为旗舰的各部门月/季度经营分析会)的氛围所感染。十几年前就是青岛工业经济“五朵金花”之一的海信集团,如今却以“智能化”的新姿态,继续绽放着属于自己的美丽。

    拥抱智能时代

    投身智能产业蓝海

    早在去年5月15日召开的北京战略发布会上,董事长周厚健就正式宣布了“智能战略”,提出统一推进旗下多媒体、通信、家用电器、智能交通、地产等全系统“智能化”。海信开始全面升级转型,拥抱智能时代,投身智能产业。其实,十年前,海信人就以自己特有的市场敏感,果断切入并陆续布局了智能多媒体产业生态链,并打造出了一条基于光纤宽带接入,智能多媒体运营平台和终端设备操作系统、智能家居媒体中心、智能终端应用商城的完整产业链。可以说,海信是在继LCD、LED、3D电视之后,再次掀起新一轮智能电视创新风暴。就在发布智能战略的当年即2010年,海信就在国内率先推出了基于自主知识产权操作系统的智能电视,同时开始提供丰富多样的电视应用商城服务,转型智能服务商。当年9月,海信推出全球首批智能3DLED电视;2011年4月,海信智能3D影院电视上市;同年8月,抢在国际巨头苹果之前,海信研发出中国彩电产业革命性产品,全球首款个人智能电视I’TV。其定位首先是一台“电视”,其次是一台平板电脑,就是说植入了“电视芯”的电脑。2011年底,“身在PAD,心在电视”的I’TV二代产品发布。

    如此气势长虹,海信是不是叫好不叫座呢?还是让我们看看集团旗舰海信电器股份公司的成绩单吧:2011年,海信电器营收235.24亿元,同比增长10.6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6.89亿元,净增加8.54亿元,同比增长102.31%,对应每股收益(EPS)为1.94元。海信电器4月23日发布的今年一季度业绩报告显示,一季度实现收入50.57亿元,增长1.27%,净利润3.28亿元,增长21.66%。对此,中金公司点评称,公司一季度业绩保持较快增长,但略低于市场预期。相对于去年业绩的倍增来言,一季报业绩的确略低于市场预期,但“这是在全行业负增长20%以上的情况下完成的,取得这样的业绩尤为不易。”海信电器总经理刘洪新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却如是说。

    全行业负增长20%以上,海信电器一季度净利增21.66%,正负之间,竞争力立显!

    海信的智能电视观

    如果说以海信发布智能战略为发端的话,那么,2011年中国智能电视就开启了自己的元年时代。应该说,海信对智能电视理解的深度与广度是有权威性的。

    对此,总经理刘洪新告诉证券日报记者,“关于智能电视,我们有三个观点:一是,智能电视时代是体验时代;二是,智能电视就是简单(实用);三是,智能电视不是一个单一的产品,它是一个系统方案。完整的智能电视包括了大的电视,I’TV,手机以及一些传输的设备。这构成了硬件层面的智能电视产品。同时,智能电视要有后台操作系统,要有一套软件解决方案。”刘洪新进一步称:“智能电视,核心在于三个‘智’,即智能化操作系统平台、智能化应用商店、智能化交互。”他最后强调说,智能电视的发展要以用户体验为中心。而这种体验已不是传统的画质和音质问题,而是电视以外更多的“内容”,比如视频、游戏、增值服务等等。

    对于从去年8月份开始,不少国内知名的电视品牌推出的“云电视”产品如何看的问题,海信电器多媒体研发中心副总经理简志敏博士告诉证券日报记者,“今年4月份,我在2012年海信春季新品发布会上曾公开表示过,市面上根本就没有所谓的‘云电视’这个门类,而只有智能电视。智能电视本身应有‘云’的支持,而‘云’只不过是智能电视的一个基本特征。一些厂家宣传云电视、支付电视、社交电视等完全是市场炒作,有误导消费者之嫌。”

    这位从美国硅谷回国到海信创业的简博士,曾在2009年8月向海信集团提交过一份有关中国智能电视发展的报告。据称,这是国内首份此类的前沿报告。智能电视有几个重要的发展方面,一是智能交互。普通智能电视的控制还是遥控器最方便。因此海信还是以摇控器为主,做“加法”,如语音交互、手势交互等。二是,应用开拓。智能电视有很多工作是在硬件生产以外。海信从2008年始在做平台,目前很多基于品牌的应用都上来了。从用户量上及整个行业看,由于刚刚起步,接入率还不够高,用户体验还不令人满意。今年陆续推出的新品会有大幅改善,完全可以满足普通用足对交互的要求。

    智能电视“生态链”

    不是结束是“涅槃”

    2011年实现销售收入716亿元的海信集团,如今已形成多媒体、家电、通信、IT智能系统、现代地产和服务业5大产业格局。其中,海信电器在连续8年保持全国市场占有率第一的前提下,屡创并保持3D电视、智能电视第一,品牌指数第一。这在整体经营环境并不景气的彩电行业企业能够独树一帜的确不易。

    谈到企业的产业的结构优化与转型升级,集团品牌部副部长朱书琴带着一脸的自豪告诉证券日报记者,海信的成功主要在于专注与专业。专注可以做强主业,做大市场;专业可以做硬品牌,做好服务。她接着说,从1999年至今,海信做过三次大的结构调整:第一次是盯住主业做减法,第二次是盯着主业做加法。最近的一次是传统板块向高端产品靠拢、产业链向高技术构成延伸,产业架构整体向高科技转移。通过产业结构优化,目前海信形成了大家看得到的家电“显”产业与许多人不太了解的智能交通、光通信、多媒体等“隐”产业。而一显一隐间,起得的作用却是互为支撑,互为犄角。朱书琴进一步说,过去只要卖出了电视,产业链条就结束了,但是现在不同了,电视卖完了却正好是一个新生态链的开始。因为电视以外,比如视频、游戏、增值服务等“内容”必须跟上。另外,彩电业巨变带来的智能电视的控制平台、娱乐性、信息传递互联网化、在线游戏、影视内容的聚合生成性等特点,又让彩电业呈现出某种程度上的“文化产业”属性。而这些对于消费者日益增长与升级的消费需求是十分吻合的;对海信来说,其中的商机也是巨大的。

    “智能战略”作抓手,“智能电视”为王牌,海信人用自己的智慧走出了转型升级这个当前企业最为关健的一步。创新观念、科学规划、系统建设、无“短板”式管理、后台服务、高端人才引进、软件开发、互联网应用程序、用户体验、商业模式突破……,似一块块砖瓦,可以想信,未来一座更“智能化”的海信“大厦”必定会搭起。

    “智能战略”作抓手,“智能电视”为王牌,海信人用自己的智慧走出了转型升级这个当前企业最为关健的一步。创新观念、科学规划、系统建设、无“短板”式管理、后台服务、高端人才引进、软件开发、互联网应用程序、用户体验、商业模式突破……,似一块块砖瓦,可以想信,未来一座更“智能化”的海信“大厦”定会搭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