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古玩收藏诱惑力

(2007-06-10 19:31:11)
标签:

古玩收藏

 


   古玩收藏这个充满巨大诱惑力,扑朔迷离的世界,古往今来缘何使上至皇帝,下至平民百姓,工农商学兵穷追不舍?这大概不是简单的“利益”两个字所能说清楚的。那么是一种什么神秘的力量驱使人们痴迷于古玩收藏呢?

  强身健体,潇洒自如,一乐也

  古玩收藏者为了寻宝,经常游走于古玩市场、坊间店铺,或翻山越岭于古老村庄、集市小镇。 
 
 
他们常年乐此不疲,淘到心怡的“宝贝”,自是兴奋不已,若是空手而归,同样精神愉悦。因为他们深知“宝贝”是可遇不可求,需要“众里寻他千百度”,铁鞋踏破随缘而定的那种精神。

  他们“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追求的是“希望”和“企盼”,其结果并不重要。那寻觅的过程才是其乐无穷。正是由于这个过程,才使他们找到了“金不换”的宝贝——强健的身体。

  有人说最简单的快乐就是走路散步,研究证实,散步有助于平静内心。而这种运动又是在良好的心态下,在娱乐消遣中自然地完成,不同于有意识或在浑浊的室内进行的其他活动。古玩收藏的“玩”,也不同于其他行业的“玩”,它是高雅的文化艺术,古今亦然。正所谓“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清代乾隆帝是个“风流天子”,他广收名画名帖,珍异奇玩,生之同屋,死之同穴。说起来应算中国最大的古玩收藏家了,乾隆在位60年,88岁而终,在历代封建帝王中屈指可数,这与他的“业余爱好”不无关系。

  识古学文,德艺双馨,二乐也

  玩古收藏的前提是识古。而识古就是要学习历史文化和鉴定等方面的知识。前人的研究成果、鉴赏理论、经验教训都可以通过读书而为我所用。

  借助读书,我们会减少许多不必要的曲折和弯路,更为直接地抵达和贴近那些真谛,从而获取成功。大凡在古玩收藏圈子里的玩家极少有不读书、不翻阅查找资料的,笔者经常发现,就是摆地摊的农民朋友都在孜孜不倦学习古玩方面的知识。特别是新一代“知识型”的青年玩家,他们的基础好,勤奋好学,少于保守,把传统的鉴赏经验知识和现代高科技有机地结合起来,运用到古玩收藏的实践中。

  五千年的华夏文明,每个时代都有其鲜明的烙印和特色,是有规律可循的,而这种规律就是一代代传承的知识。一件“元青花鬼谷子下山”罐,一槌重音拍出了2.3亿元的天价。多少人费尽心机且梦寐以求,倘若那罐在拍卖之前,放于市场,许多人怕也要当成“赝品”擦肩而过。

  一件瓷器、玉件、书画,乃至一枚小小的铜钱都蕴藏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知识。你要是对古玩收藏发生了兴趣,那么这个爱好会支配你积极地去读书,哪怕仅仅是“急用先学,立竿见影”也好。

  一位作家说得好:“书是命运的甘露,会让无知的土地开出智慧的花朵,也会使苦涩的枝杈结出幸运的机遇。”

  古玩收藏知识的学习不仅使人心灵得到享受和陶冶,长年的知识积累也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当机遇降临的时候,会带给你灵感的窃喜。

  交朋会友,切磋琢磨,三乐也

  当你涉入古玩收藏行业以后,不论时间长短,道之深浅。“仰视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的感叹就会油然而生,深感所学知识的浅薄和渺茫,于是你的周围会聚集众多“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的朋友。《学记》上说:“独学而无友,则孤陋寡闻。”一件古老的艺术品包含着深奥的科学知识,那种所谓“大开门”“一眼货”在当今市场上是不多见的。而真假和断代则是重中之重了。若一个人闭门造车、冥思苦想,说不定你抱着睡觉的那件“官窑”一钱不值!而弃在破烂堆里的说不准真有一件“宝贝”。

  《论语》上记载孔子的话说:“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里,第一句话说的是自学,第二句话说的是互学。孔子把志同道合的朋友间互相学习看作是一种乐趣,这是很有意思的。

  关于朋友间的互相学习,我国古代学者喜欢引用《诗经·卫风》上的“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来做比喻。所以,朋友间的相互学习,正需要这样一种精益求精的作风。

  朋友之间对古玩的切磋有如医生会诊,集思广益,或许一句话就使你茅塞顿开,受益匪浅。

  积累财富,取之有道,四乐也

  古人云:“世事匆匆,天地悠悠。你求我求,为何而来?东伐西贾,皆为钱求。”

  古玩的收藏行业目前已形成了一支浩荡的具有相当规模的大军。“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了。全国各地的古玩城、商铺纵横交错,地摊早市,人头攒动;大小拍卖公司槌声频频,盛世迎来了古玩收藏艺术市场的春天。

  古玩能挣钱,能发财,古已有之。《史记吕不韦列传》写道:“吕不韦者,阳翟大贾人也,往来贩贱卖贵,家累千金。”“贩贱卖贵”当为“珠玉奇玩”之古董也。古玩真正走进商品市场而公开买卖据考应在明清两代。然而也只是公子王孙、商贾巨富等少数群体为之。

  古玩虽是文人墨客的玩赏之物,但笔者以为市场经济以来,出现了以获利为目的的大批人群,这是新形势下的必然结果,更是利国利民的生财之道。

  靠玩古和藏古成为大款的有之,养家糊口者也大有人在,总之是个有利可图的行业。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