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无疑问,追求利润是企业重要的使命。今天,在追求利润的同时承担社会责任,已成为企业的另一个使命和课题。作为社会的一个分子,企业为社会贡献了财富,然而也消耗了社会的资源。毋庸讳言,很多企业财富的创造是在急功近利下完成的。因此,而过度消耗了资源,给社会留下了隐患,必然与社会公众产生了矛盾。
从国际经验看,企业社会责任的提出,主要是为了解决资本与公众的矛盾问题,是为了解决企业与消费者的矛盾。假如没有清晰的商业伦理道德,没有正确的经营理念,我们的社会就可能陷入自私自利、互相诈骗的泥沼之中。如果企业都不承担社会责任,而为了财富去任意消耗资源,未来的世界我们无法想象是什么样子。
值得欣慰的是,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了承担社会责任的问题。企业社会责任运动已经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一个重要特征,今天的企业越来越具有外部性,这使企业的发展必须要有效协调外部的矛盾。一批有远见的企业意识到了承担社会责任不仅是企业作为社会公民的义务,而且是企业一种有效的发展策略。
相比西方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中国企业的综合实力和创新能力还有很大差距。东方文化的思想影响,也使中国很多企业在社会责任方面还不够务实。在中国大多数公司里,目前没有设立专门的部门,来落实企业的社会责任的具体工作。企业更多是参与一些公益活动,而多数公益活动是被动参加的,企业还没有系统具体的社会责任工作计划和项目。绝大多数企业的经营者,还缺乏对社会责任意识的理解,缺乏真正的社会责任意识。在笔者近期参加的一个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同盟机构成立论坛上,气氛开始很热烈。但会开到一半,却已经有很多曾经热烈鼓掌的人退场。空空的前几排座位让人担忧,而台上就座的是国内外十几家发起联盟的著名企业领导人,这些企业几乎都是重量级的大公司。
这样的事实,让我们无法不担心:在中国,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落实能力如何?如果企业仅把承担社会责任作为一种企业文化来对待,那我们更不敢乐观。
作为企业的经营者,必须真正认识到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不仅可以缓和与消费者的关系,得到社会的尊重,另外还可以通过让每一个员工意识到承担社会责任,来增强员工的凝聚力量。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是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重要课题。
由于企业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因此,不需要苛求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能力。对于那些处于创业初期,正在起步或者处于发展困境的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更多需要的是具备意识和责任感。对于那些已经持续发展非常顺利,有良好经济效益的企业,就需要认真地设计项目,来真正落实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实际工作,而不是仅停留在规划上。本刊副主编
崔传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