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证券日报创业周刊记者张志伟获悉,由中国太平洋经济合作全国委员会(CNCPEC)主办的“第三届中国-东盟企业家交流研讨会”已准备就绪。2001年,第一届研讨会在成都举行,这是中国与东盟企业家的初次交流,会议使东盟进一步认识了中国市场的潜力,并提出了建立某种机制的建议。2003年,第二届中国-东盟企业家交流研讨会在广州召开,研讨会初步构建了中国-东盟企业家进行交流的平台,扩大了广州以及中国企业对外的影响,同时举办了中国-东盟商业与投资分会。今年11月即将在北京举行的“第三届中国-东盟企业家交流研讨会”无疑将带给我们更多的期许。为此,记者专访了主办方中国太平洋经济合作全国委员会(CNCPEC)的会长梅平大使。
记者:第三届中国-东盟企业家交流研讨会11月将在北京举行,这是我国与东盟双边经贸合作的又一次盛会。首先请您介绍一下这次会议的基本情况吧。
梅会长:该次研讨会是中国-东盟联合合作委员会主办的,并经外交部批准,由中国太平洋经济合作全国委员会具体组织的。会议将以促进产业互补,推动中小企业合作为主旨,讨论的核心问题就是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中怎样为中小企业创造机会。
这次会议得到各界的广泛支持,我们的两个名誉会长,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成思危和全国政协副主席黄孟复都会参加这次会议。会议还邀请到了外交部副部长武大伟,前证监会主席周道炯,东盟商会会长,东盟10国各国商会会长等重要政府要员。另外还有物美集团董事长张文中,他同时也是PECC中国全委会的副会长,博鳌亚洲经济论坛的首席经济学家Binod Bista等知名经济学家、企业家。
这次大会的指导单位是外交部。联合主办单位我们邀请的是经济日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等八家协办单位。
会议的核心内容,首先讨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下面的关税减免、贸易便利化的问题;然后是为中小企业建立服务平台的问题,怎样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中为中小企业寻找机会;会议还要讨论物流问题,现在要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如何让中国与东盟十国之间的物流更便利;最后是是投融资问题,怎么样为中小企业的海外拓展提供更便利的投融资渠道,也为他们提供一些项目。东盟国家的官员将介绍他们国家有哪些机会需要中国去投资,中国有哪些机会需要东盟来投资,同时讨论在“走出去”的过程中会遇到什么问题。
会期共三天,核心会议两天。11月8号下午安排的是中小企业海外拓展研修会。因为中小企业还缺少与海外市场进行交往的能力,我们进行一次培训,协助他们与海外企业进行交流。晚上是欢迎酒会。11月9日上午大会开幕式、大会主旨演讲、企业高层论坛圆桌对话,还有一个专题论坛,晚上是招待会,由黄孟复副主席设宴款待各位来宾。11月10号有两个专题讨论会,还有一个投融资合作交流会,都市产业园考察,晚上精心准备了舞会。11月11日,主要是组织参加会议的东盟企业家在北京进行观光、游览及考察。大会的总体安排就是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