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三年免费”食言? 四万店主PK淘宝网
“支付宝”金融风险尚无定论
道德风险率先出现
■证券日报创业周刊 加 贝
编者按:
在这个概念满天飞的时代,一个互联网企业可以很轻易的为自己冠以N个“第一”的帽子,对于马云和他的淘宝网而言,这样的第一已经不少,但是,马也许从没想过,在2006年的初夏,会有这样的一个“第一”被避之不及地扣在了自己的头上——淘宝网成为中国第一家发生大规模用户集体摒弃的网站。
在对外经贸大学的学生小王的手中,拿着一个打印出来的声明,和这份声明在一起的是一个近4万人的签名。这份声明是他准备在6月10日当面递交给淘宝网负责人的,对于最终是否有机会见到能够代表淘宝网的人,他并没有信心,因为从5月中旬开始,他就一直在试图和包括淘宝网总经理孙彤宇在内的负责人联系,但是没有得到任何直接的回音。
草根权益不能少
小王在其担任版主的淘宝店主联盟网上,开辟了一个专门用于网络签名的页面,截至签名系统5月31日关闭时,签名人数已近4万人,而且并不仅仅限于签名,这4万人相约在6月1日“集体罢市”。“罢市”,这个当前即便在网下都已经很难觅到的词汇,如今,竟然在网络上重新找到了位置,对于正在发展中的中国电子商务而言,这多少构成了一个节点。而在罢市这个词的前面,还有集体二字,且这个集体是一个近4万人的群体,那么,则不能不说,此次事件,具备了成为中国电子商务发展过程中里程碑的潜质。
尽管这4万人是一个松散的组织,他们之间的“串联”也不过是通过淘宝旺旺或者其他的即时通软件亦或是电话联系,但是,事态发展到今天,人们已不能不对这4万人的“民主、集中”的水平刮目相看。
此前,这4万人共同的身份是在淘宝网上开店的店主,如今,他们共同的身份是反对淘宝网的店主,更准确的说,因为淘宝网推出了“招财进宝”计划,而招致了这4万店主反对。这4万家店主占了淘宝网店家的10%左右。对于其他不少店主而言,网站刚刚推出的“招财进宝”计划,很少去网站“照顾”生意的他们并不太清楚,而这4万人,应该算是淘宝网上的经营活跃分子。在他们的声明中有这样一条关于维权的呼吁:“在以后牵扯到广大店主利益的问题上,必须事先同广大店主协商及调查”。
何谓“招财进宝”
所谓的“招财进宝”其实就是付费推荐位,所有参加“招财进宝”服务的商品是排在商品列表前面的,而其顺序则是按照卖家自己预先确定的付费金额。换句话说,就是在一定的金额范围内,哪个卖家愿意为排名出的钱多,则把他的商品排在页面的前面。因为对于买家的浏览习惯而言,越靠前的商品浏览率越高,浏览率高的商品自然成交率也会相应的提高。
也许淘宝网并没有想到这个并没有太多的创意的东西,会招致如此广泛的抗议之声。因为早先的3721,包括现在的百度、GOOGLE等搜索引擎的竞价排名,都是这么干的,谁出的钱多,谁在页面的最上面显示,也没见哪家网站的用户要“罢”什么市啊。
其实问题的关键在于马云的一句话,2005年10月25日,马云在全国媒体面前高调宣布:淘宝网继续免费三年。可如今,一年都不到,淘宝网就推出了类似竞价排名的“招财进宝”,而早有此商业模式的百度、GOOGLE等网站,从没有为自己打过什么“免费”的幌子,对于他们而言,收费就是收费,没什么可遮遮掩掩的。
但是,淘宝网并不认为他们新推出的这个计划属于收费或变相收费,淘宝网总经理孙彤宇对此是这样解释的:“招财进宝不但不是收费,而且是为了更好和更长时间的免费,也保证了淘宝能够继续健康发展。”
这样的解释至少并没有让准备“罢市”的4万淘宝店主满意。因为“招财进宝”的推出,实际上是通过收费与否和高低,人为地造成了机会的不平等。既然收费和免费并存,那就不能叫做全部免费。对此,这4万人的声明中的第3条是这样写的:既然有收费行为,淘宝网公开收回承诺三年免费的诺言。
“我理解现在马云的困难,毕竟网站也要生存,但是,马云不久前公开说过淘宝网要三年免费的。”小王对淘宝网此举并不算不理解,因为今天马云所面临的困难大家都很清楚,只是因为马云当初的一句话,让小王不想觉得自己以前被忽悠了。
(下转A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