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与北方》—— 不一样的《傲慢与偏见》

标签:
情感north&south南方与北方蒸汽时代的傲慢与偏见bbc迷你剧 |
分类: 影评 |
在某些时候,我总是怀疑自己生错了年代和国家,我总是向往18世纪左右的欧洲,离现代文明那么近,却又保持着最传统的生活方式,或许是受简·奥斯汀笔下的《傲慢与偏见》影响,喜欢伊丽莎白的温柔大方,又迷恋达西的温文尔雅,可能这就是我理想的童话世界吧。
要问我有多喜欢《傲慢与偏见》,最简单的就是看过所有的电影版本,包括BBC的迷你剧,也许正因为如此,我才这么想看《南方与北方》,毕竟这部BBC迷你剧的简介就直接标榜着蒸汽时代的《傲慢与偏见》,自然特别想看一下这部迷你剧的出彩之处到底在哪里。
看完四集迷你剧,心里最大的感受是:好久没看这么好看的电视剧了,太精彩了,太过瘾了,无法言表,把最爱的午觉牺牲了也是值得了,有种意犹未尽的感觉。
用现在比较流行的一句话来形容这部迷你剧吧:喜欢一座城,是因为那里有爱的人,这句话恰当的解释了为什么玛格丽特会渐渐爱上米尔顿这个工业城市,广泛点说,习惯一种生活方式,是因为彼此相互包容关怀珍惜,这也是南北两种生活方式为什么相融合在一起的原因。爱是伟大的,它包容一切,让一切变得简单。
剧中玛格丽特有两次坐在火车上依窗向往张望的画面,每一次都是令人印象深刻,表达的情绪也是不尽相同。第一次是开头,坐在开往米尔顿的火车上,眼睛里没有什么惊喜,带着一丝丝的迷离和不舍,路边是郁郁葱葱的树木,辽阔无迹,空气清新舒畅,她知道她要跟家乡说再见了,那里有她所谓的天堂,温暖的阳光,美丽的田园风光,还有梦中的婚礼,不过这一切都过去了,她要和家人去一个陌生的城市,背井离乡,她能做的就是尽量安慰迷茫的母亲,让她对未来保持些信心;第二次是结尾,同样在开往米尔顿的火车上,这次是离开米尔顿后的回归,眼睛中多了一份满足感和归属感,因为她已经找到了自己的真爱和奋斗方向,虽然父母不再了,忧伤还未完全消失,但她已经不是初来米尔顿时那个迷茫不食人间烟火的姑娘了,而是开始懂得什么是真正的生活,新的征程也在等着她。
不同于达西生来就是穿金戴银,我可能更喜欢桑顿的勤奋,他严肃冷酷的外表下,却是一颗柔软的心,生活的艰难让他有些刻薄,为了维持工厂的秩序,他习惯了按规则办事,有些顽固,我并不觉得这是一种傲慢,而是多年打拼被迫的结果。当玛格丽特拒绝了桑顿,他伤心的像个孩子依偎在母亲身边,说没人爱自己,关心自己,那种内心最柔弱的一面立马击溃了所有观众的情感防线,那一刻,他穿梭在工厂间那种高大冷峻的厂主形象立马变得不一样了,而是一个渴望温暖的失意男人,这样的细节唤起了女人的母性本能,特别想给他一个拥抱,其实人都是一样的脆弱,只是有时戴了个面具而已;玛格丽特潜移默化改变了桑顿的处事方式,使他渐渐融入到了底层工人当中,跟他们建立了信任关系,这也许是爱情最伟大的地方吧,同样玛格丽特也在桑顿那发现了米尔顿人们的优点,勤奋努力,独立坚强,而不像南方人,过着锦衣玉食的闲散生活,南北这对矛盾体在两人身上产生了微妙的化学反应,融为了一体。
本来以为这部剧集关于南方的戏分会出现很多,可是却很少,比较分散,而且都是在不同的背景下出现的。第一次是黑尔一家搬家时,用玛格丽特的回忆来展现的,画面很美,很惬意,这也跟米尔顿浓重的工业气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一个好像是明媚的春天,到处都是阳光的味道,一个是严酷的冬天,到处是浓烈的烟雾弥漫,这次出现主要是用最直接的色彩和画面来告诉我们南北两个地方的区别,交待故事的大背景;第二次出现是玛格丽特失去父母后,回家散心,承载了对父母的回忆和爱,但也让她明白了一切已经变了,有些过去了就永远过去了,再也无法挽回;第三次出现是桑顿生意失败,为了暂时缓解一下沮丧的情绪,来到了玛格丽特的老家,这对他来说是一种抚慰,这里有玛格丽特曾经的回忆和气息。虽然三次出现都是比较零散的,却都推动了故事的发展,给观众带来了一丝温暖和平静,适时缓解了残酷凝重的灰色调画面带来的阴郁悲伤情愫。
最伤感的一个桥段要数玛格丽特去桑顿家道别,我是多么希望桑顿说留下来,我照顾你,可惜他还是不敢说,他怕再次被拒绝,只有站在窗台心里默念道:回头啊,回头啊,可是洁白的雪地上只留下两道车辙印。我可能是个情绪化的人,明明知道编剧不会让两个有情人就这样各自奔走天涯,他们也会终成眷属,但还是忍不住落泪了,我想这都怪导演把细节处理的太到位了,不自觉就跟整个故事融为了一体,而很难抽离出去。这样细腻的处理情感的方式不仅表现在桑顿跟玛格丽特的爱情故事间,还有玛格丽特跟尼古拉斯一家的友谊上,没有阶级贫贱的概念,只有相互理解相互帮助的纯真情感,特别喜欢玛格丽特的善良,同情关心生活困难的人们,甚至最后离开时也不忘拿出钱给孩子,当然尼古拉斯也是个性情中人,为人正直,能屈能伸,也很善良,为了叛徒留下的孩子,可以放下自尊去求桑顿,是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另外,导演也很好的处理了亲情这个永恒的话题,包括玛格丽特一家人还有桑顿跟母亲间坚固的感情线,虽然不是故事的重点,但是足以让人感受到亲情的伟大,尤其在那样一个只有利益的年代,总之导演很用心,故事很饱满,好像精心雕琢的玉石让人喜爱。
最爱结尾车站的相遇,有缘千里来相会,桑顿脸上原来的疲惫再也看不到了,而是久违的淡淡笑容,特别难得,如果不是在人多的地方,我想他会掉下眼泪的,他等这一刻不知多久了,失去与拥有在他身上悄悄发生了改变;再次的相遇,让玛格丽特惊喜却又紧张忐忑,那份偏见在内心早已变成了炽热的爱,她是多么渴望重新认识这份爱情,而不是当初那么残忍的拒绝。两手彼此相握的那刻,是如此自然,如此美妙,再也不是第一次握手时的尴尬。爱教会了彼此成长,还有什么比这更美好的呢?
这部迷你剧比《傲慢与偏见》更动人更真实更丰富,画面具有厚重的质感和时代烙印,配乐也是一道迷人的生产线,音符化作洁白的棉絮飘浮在空中,显得异常美妙,推动了故事的发展,营造了不一样的氛围,人物情感处理更是细腻真挚,不煽情不做作不刻板,慢慢俘获了你的心,演员表演没得说,沉静却动人,尤其有些特写镜头,把人物形象在浓重的工业气息里表现的迷人却又充满复古色彩,比如玛格丽特的脸部侧面描写,要比正面更动人,还有桑顿深邃迷人的眼神,都能俘获观众的心,摄影师很善于捕捉这些细节,此外人物性格塑造的比较圆润饱满,比《傲慢与偏见》里的人物形象更加贴近我们的日常生活,生动鲜活的展现了雇主跟工人间的深刻矛盾,再现了蒸汽时代的生存状况,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
相比美剧动辄五六季的快餐式文化,BBC的迷你剧反其道行之,跟有些电影时长差不多,它像一件精心打磨的艺术品,贵在用心,特别讲究细节,当然迷人的英伦风情也成了观众最痴迷的地方,浪漫唯美,令人神往。
桑顿的包容细心估计所有女人都无法抵挡,玛格丽特的善良聪明应该是所有男人渴望拥有的,这样最接近现实的童话,真是毫无抵抗力,有时真怀疑自己是不是还没长大,还做着这样的梦,遇见自己的达西或者桑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