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谁来建设新农村?

(2009-02-10 18:48:03)
标签:

红桔

新农村

山冈

乡下老

二姨妈

杂谈

分类: 随笔

谁来建设新农村?

 

 

    汽车,驶进大哥乡下老机耕道,两旁的稻田不见踪影,黄土乱石中随春风晃动的,惟有枯草。漫山红橘,在春阳映照下金光闪闪,没有炊烟,难见牲畜的农家破旧院落静悄悄的。大哥大嫂站道路尽头迎候,抬眼微笑的面容依然如故。跟着大哥直奔母亲当年为他修的小院。经过的农家,门锁紧闭,没一声狗叫。

    坡下的荷塘早已干涸,浓密的竹林变得稀疏,整洁的几何形田埂被杂草掩埋。踏进小院,一条套着锁链的黄狗“汪汪”大叫,很快,被大哥的吆喝镇住,再也没吱声。侄儿女们返乡过节,基本住母亲城里那套房子,邻近的十几户乡亲,有几户搬公路新房弃农经商。其余的青壮年全部外出打工。几排院落剩五个平均年龄62岁的老人和三个孩童留守。

    儿子难见农村景象,板凳还没坐热,便兴致勃勃直奔火红的丰收果实。大哥大嫂苦笑:“城里的红橘两三角一斤,我们几个老人也没力气弄去卖,怕闪腰,药钱倒贴。只有烂在树上了!”

千树万树的红橘,居然无人问津;田地荒废,水源断流;山冈上只剩耐旱垂死的植物;春风,不时扬起沙尘;夕日青秀的丘陵山乡,仿佛一夜之间奄奄一息。再有几年,会是啥情景,不敢想下去。

    姐姐、姐夫、老公带着儿子,去山冈摘红橘,我陪大哥唠嗑。大哥告之,家里冰霜、彩电、洗衣机什么都不缺,如果水源全部干枯,老人和孩子只有搬迁。带领四十几个老弱病残建设新农村,村长也愁。壮劳力都出去了,基本不会再回来,庄稼把式的技能渐渐失传,谁肯学修地球技术?

    忽然想起二姨妈当年肾衰,大量食用红橘基本康复之事;某某科学杂志报道国外利用橘皮提取燃油,利用农产品(杆、油菜杆等)生产建材,利用茶叶提取天然食品添加剂等等。上天给与地球这样的生态,如果毁掉。所谓人类的第五代文明恐怕也是悲剧。

    电视画面正在播放总理抗旱到田间的新闻,身后几乎全是中老年农耕者。大哥插话:“要是地里有年青人的身影,那算奇迹。”

    儿子背回三十多斤红橘,味道不错,正宗果味。怕入不敷出,老人们没有打药、上肥;全靠老天养育,可以说纯天然水果。看着一大堆熟透的果子,朝气蓬勃的儿子满脸喜悦,忽然生出:学业完成后,儿子若找不到工作,干脆一同到乡村务农。给儿子一说,笑声中的回答:“还真想当村官!”吓我一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