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过了一个多年没有试过的“奢侈”的年,全家人在台北待了七天,又去了一趟顺德,和另一半过了一个广东式的年尾巴,把累积的假期做了一次清扫.这个奢侈,在于时间和长度.这才发现,长年在外,原来我忽略了台北爸妈许多的心理要求,和姊妹照顾父母时心中的压力.
一位朋友谈的好:“很奇怪,通常父母感到最骄傲的孩子却不在身边,因为他们在外奔波,忙碌,而常在身边照顾的儿女,却常被父母视为普通.常要在晨昏定省中承受父母过多的压力,尤其当父母年迈时.”我心中深有同感.
以往过年,把女儿带回家也是行色匆匆.几天就往香港赶,还有大把工作要做.这次我从初一到初七,带着女儿探望父母三四回,母亲高兴的说:“Renee再大一点,你把她送上飞机,我到机场去接”,“晚上,我陪她睡,让她自己留在这里玩.”母亲对女儿的偏爱溢于言表.这种爱,除了Renee三岁,是她现在年龄最小的孙女,是小女活泼,好动,嘴巴甜,行动搞笑,非常逗趣的行为,更因为,我是母亲心中偏爱的女儿,而Renee,是我的爱女.
我家中六个姊妹,因为这几个月有机会频繁到台湾渡假,公干,和姊妹相处沟通的时间多了,才理解姊妹们是如何宠着,呵护着我的父母.而我,能加入的更多的是物质的支持.定期带回几箱礼物,偶尔买衣服,从老大买到老六.“我们家姊妹燕瘦环肥,各有不同.”有时她们需要精神支持,就如同父母需要精神的探望.我和另一半已经决定,在台北再办一个手机号,让家人随时能找到我,而不用打长途电话.
现实距离隔绝不了心灵上的相通,常回家看看,常和家人聊聊,是我的新春感言.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