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家乡最重庆】—巴盐古道上最后的“背二哥”

(2017-05-07 16:56:24)
标签:

西沱古镇

巴盐古道

背盐哥

旅游

图片

分类: 妖姬国内行

【家乡最重庆】—巴盐古道上最后的“背二哥”

 【家乡最重庆】—巴盐古道上最后的“背二哥”

         背着盐包,杵着拐杖,吼着号子,穿着草鞋,走在石板路上,把产于巴渝的盐巴送到长江航道的船上,西沱古镇一群“背二哥”后代的表演再现了巴盐古道上背盐汉子的风采。

       盐运古道是继古丝绸之路、玉石之路、茶马古道、古蜀道之后的第五大古道,也是中国几千年最为重要的商贸通道之一,在中国西南部绵延几千里,像一道道经线和纬线串联起川、渝、鄂、湘、黔、陕等地,对西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互生共荣有着不可低估的深远影响,被称为中国内陆最重要的文化沉积带。古盐道上遗存了与盐有关的民风民俗,背盐哥就其中是极为珍贵的“活化石”之一,据说正在申请物质与非物质的文化遗产保护。

       巴盐古道是川盐济楚盐道中的一支。北起重庆长江边上的重镇西沱古镇,历经鱼池、黄水入鄂,通达至湘西凤凰、吉首及黔东南等。几千年来,背盐哥们在这条道上,肩挑背磨,把无以数计的巴盐和来自更远的川盐,通过巴盐古道源源不断地发往鄂湘等地,用勤劳和汗水酿成盐巴的味道,让古盐道成为一条盐业运输史上的生命线。

        许是西沱古镇是川盐济楚盐运大道的起点,这次摄影人在这里组织了一次巴盐古道“背二哥”的民俗采风,背盐哥后代们真实的表演,让我有幸一睹这已经随着现代化消失的奇特风景,记录下几千年活跃在巴盐古道上背二哥们的艰辛和风采。

 

【家乡最重庆】—巴盐古道上最后的“背二哥”

 

        西沱古镇位于重庆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历史文化悠久,从古至今,这里就是水陆贸易,烟火繁盛,是长江上游重要的深水良港。这里有一条青石板铺就的云梯街,起于长江边上的码头,呈龙型蜿蜒而上,垂直于长江,好像一挂云梯直插云霄。

 

【家乡最重庆】—巴盐古道上最后的“背二哥”     

        当盐巴经长江水运至山脚的码头,背盐哥们就靠自己的人力背上云梯,背出这曲折险峻之街,再由车队运到各地。

 

【家乡最重庆】—巴盐古道上最后的“背二哥”

 

【家乡最重庆】—巴盐古道上最后的“背二哥”

      

       云梯街分为三段,共有1124步青石梯。虽然现在在街上已经看不到背二哥们艰难的身影和沉重的喘息,但是铅华褪尽长满青苔的石板,仍然诉说着背盐哥们的沧桑传说。

 

【家乡最重庆】—巴盐古道上最后的“背二哥”

 

【家乡最重庆】—巴盐古道上最后的“背二哥”

 

【家乡最重庆】—巴盐古道上最后的“背二哥”

 

  古镇家家户户几乎清一色小青瓦、木串壁,石灰墙,虽然有些破旧,但是和谐而有美感,悠悠的展示着这里曾经的繁华和古老的历史。

  【家乡最重庆】—巴盐古道上最后的“背二哥”

 

      这是背盐哥们的行头,盐包,竹水筒、马灯,还有拐杖,一个也不能少,供在路上口渴、赶夜路和累了作支撑,自给自足,就像行军的简易背包,满足背二哥们背盐过程的各种需要。

 

【家乡最重庆】—巴盐古道上最后的“背二哥”

 

【家乡最重庆】—巴盐古道上最后的“背二哥”


       背盐是一个很苦的力气活,所以一队背二哥是要讲队形,统一号声,相互给予力量,共同完成背盐的任务。

 

【家乡最重庆】—巴盐古道上最后的“背二哥”

 

【家乡最重庆】—巴盐古道上最后的“背二哥”

 

云梯街陡峭,背二哥们手拄木杵,脚穿草鞋,吃力地走在被磨得光滑的石板路上。

 

【家乡最重庆】—巴盐古道上最后的“背二哥”

 

【家乡最重庆】—巴盐古道上最后的“背二哥”


【家乡最重庆】—巴盐古道上最后的“背二哥”

【家乡最重庆】—巴盐古道上最后的“背二哥”

        背二哥们的后代一定体验过父辈的艰辛和不易,用自己的肢体语言生动的再现了当年背盐的场景。看着他们被沉重的盐包压得弯弯的腰,心里不禁对这些用生命铸就古盐运道的力夫们充满了尊敬。

【家乡最重庆】—巴盐古道上最后的“背二哥”

 

【家乡最重庆】—巴盐古道上最后的“背二哥”

【家乡最重庆】—巴盐古道上最后的“背二哥”

【家乡最重庆】—巴盐古道上最后的“背二哥”


【家乡最重庆】—巴盐古道上最后的“背二哥”

 

【家乡最重庆】—巴盐古道上最后的“背二哥”


【家乡最重庆】—巴盐古道上最后的“背二哥”

      【家乡最重庆】—巴盐古道上最后的“背二哥”

       【家乡最重庆】—巴盐古道上最后的“背二哥”  

       他们也会苦中作乐,在背盐途中稍作休息,抽烟、喝水,讲讲笑话,用明快的笑容消融力气活的苦累。

 


【家乡最重庆】—巴盐古道上最后的“背二哥”

 

【家乡最重庆】—巴盐古道上最后的“背二哥”


【家乡最重庆】—巴盐古道上最后的“背二哥”

 
【家乡最重庆】—巴盐古道上最后的“背二哥”

 

不管天晴下雨,背二哥们穿街走巷,用自己的肩头撑起古盐道的畅通。


 

【家乡最重庆】—巴盐古道上最后的“背二哥”

【家乡最重庆】—巴盐古道上最后的“背二哥”

【家乡最重庆】—巴盐古道上最后的“背二哥”

【家乡最重庆】—巴盐古道上最后的“背二哥”
       
        石板路记录了背盐哥背盐的血汗史。听说一个壮年的劳力每次要背180斤到200斤的盐巴。平路走起来都很吃力,更不用说爬这高耸入云的云梯街了。
 
【家乡最重庆】—巴盐古道上最后的“背二哥”
 
【家乡最重庆】—巴盐古道上最后的“背二哥”
  

【家乡最重庆】—巴盐古道上最后的“背二哥”

 

       这样的背夫当年在巴盐古道上每天往来有数十万人,每个人往往一走就是个把月。巴盐古道真是背二哥们用生命换来的运输线。

 
【家乡最重庆】—巴盐古道上最后的“背二哥”
【家乡最重庆】—巴盐古道上最后的“背二哥”
 

【家乡最重庆】—巴盐古道上最后的“背二哥”

 
【家乡最重庆】—巴盐古道上最后的“背二哥”
  

一条土狗紧随着背盐哥的队伍,来来回回。

 

【家乡最重庆】—巴盐古道上最后的“背二哥”


【家乡最重庆】—巴盐古道上最后的“背二哥”

 

【家乡最重庆】—巴盐古道上最后的“背二哥”

 

【家乡最重庆】—巴盐古道上最后的“背二哥”

 

【家乡最重庆】—巴盐古道上最后的“背二哥”

 

【家乡最重庆】—巴盐古道上最后的“背二哥”

 

                 入夜了,背盐哥们点亮了马灯,在夜色中,越发的凝重和沧桑。

 

【家乡最重庆】—巴盐古道上最后的“背二哥”


【家乡最重庆】—巴盐古道上最后的“背二哥”
   

        一匹老马匆匆而过,以背盐哥、古盐道为背景,昭示着这样古老的文化即将消失在现代化的洪流中。

 

【家乡最重庆】—巴盐古道上最后的“背二哥”

【家乡最重庆】—巴盐古道上最后的“背二哥”

【家乡最重庆】—巴盐古道上最后的“背二哥”

【家乡最重庆】—巴盐古道上最后的“背二哥”

就是这一双双穿着草鞋的脚,丈量着横贯中国几千公里的盐运古道。向这些背二哥致敬! 

【家乡最重庆】—巴盐古道上最后的“背二哥”

【家乡最重庆】—巴盐古道上最后的“背二哥”

【家乡最重庆】—巴盐古道上最后的“背二哥”

【家乡最重庆】—巴盐古道上最后的“背二哥”

古镇的人们淳朴又大气,讲起历史个个都能说上几段,很是见过世面的感觉,没有一般小镇上的那种小家子气

 
【家乡最重庆】—巴盐古道上最后的“背二哥”

【家乡最重庆】—巴盐古道上最后的“背二哥”

【家乡最重庆】—巴盐古道上最后的“背二哥”

【家乡最重庆】—巴盐古道上最后的“背二哥”

【家乡最重庆】—巴盐古道上最后的“背二哥”

【家乡最重庆】—巴盐古道上最后的“背二哥”

这是一次关乎文化和记忆的寻访,这也是一次有价值的历史重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