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若没有栖息的地方,那就到沙漠里去流浪。


世界上最美的风景在日出与日落间,在黎明混着夜色,亦或黄昏交集黑夜的时分。 纵然再平淡的草木山色,陷落在日出日落的光影里, 都会平添几分姿色,何况神奇的巴丹吉林沙漠。
到达宿地庙海子,下午5点过。简单把行李放下,看看天色,就爬向最近的沙山,等着那场从未见过的沙漠日落。很多次旅行,由于原因的各种,都没能好好留下来,等看那场日出与日落的风景。今天,终于可以安心从容地守住期待的日落,真是一场刚好的旅行。
回来看《中国国家地理》杂志2012年内蒙古专辑,才知道我们这次巴丹吉林腹地的穿越和大V编辑单之蔷们基本是重合的。所以,在此要向沙漠的儿子小安师傅致深深的谢意,知晓我们有一颗爱风景和喜欢拍片的心,没有让翻山越岭的我们错过沙漠那些最美的风景。
夕阳西沉的时候, 天气是如此的晴朗,天空是如此的纯蓝,地上是金灿灿的黄。沙漠浩瀚无垠,沙丘连绵无绝,被夕阳勾画出更加优美的曲线,犹如沙海上荡起一波又一波的浪花。沙漠的苍凉突然被隐去,只剩下满满的绝代风华。



蓝天白云给沙山投下朵朵光影。虽然这时的阳光还很火辣,但是满目都是放晴的风景,沙山上吹着干爽宜人的凉风,心也被快乐鼓得满满的。
惟愿一切都放晴,惟愿所有心事都放飞,惟愿我的一切能如我所愿!


偌大的沙山,漫漫的黄沙,无边而庞大的天空下,只有我们渺小的身影。四周寂寥而空旷,这样的时候真是美丽极了。



喁喁独行的背影,迎风而上的攀登。静止的沙漠,风舞的白裙子、红纱巾。
这样的画面让我想起了一生最喜欢的电影之一八十年代的美国大片《走出非洲》,想起女主角卡伦以雄奇广阔的非洲大地肯尼亚为背景的跌宕人生。那些诗一般的大漠荒原风景,那样波澜壮阔的时光岁月,那场热烈短暂戛然而止的爱情......



电影里每一个镜头都非常唯美,澎湃着导演对那片土地的热爱。
卡伦在肯尼亚生活了十几年,虽历尽风雨坎坷,但依旧永生缱绻非洲。几度走出非洲又重回非洲。因为她把自己的青春岁月交付给了非洲,交付给了沙漠,把自己永远留在了沙漠里。





也只有这样深深扎根于地,一起经过了生与死、伤与痛,一起历练了彼此生命中的快乐、痛苦和成长,才是最有生命力的支撑。浮浅的快乐,终究敌不过岁月的厚重,像风吹起的沙子,转瞬间就会随风消逝。


我的沙漠来不及那么深刻厚重,我只希望若干年以后,当我想起,还会记得光影下的沙漠模样,夕阳西沉的巴丹吉林。也会如此刻这样眼圈发热,心里哽咽,有那么一点荡气回肠。


站在山上,回望对面高大的仙女山和山脚下的庙海子,一片寂静,没有生息。耳边只有寂寞的大风在自由地呼啦而过。




沙漠随着阳光的变幻,也呈现出深深浅浅不同的颜色。有时如残阳血,有时是浅白色,还有的是土黄色。深深地迷醉着我们的心和眼。



虽然没去过肯尼亚,但是我们的丹巴吉林一定也有非洲的沙漠那么美!



因为巴丹吉林触动了我最柔软的神经,我被融入了沙漠的风景里。
只有被打上烙印的风景,才是自己独有的风景,才是最美的旅行。



斜射的阳光,将仙女山和庙海子的轮廓勾勒得无比妙曼。
最美的沙漠飘落在人间,在丹巴吉林。



如丝般的柔滑,如凝固的沙海浪花,只有上帝才能画下如此的曲线。









因为不是最高的沙山,我们没有亲见山间的日落。
但是夕阳的余晖把辽阔的而沙漠被染成一片血红色,大地转化为一种诗意的苍凉。



喜欢这样无云的深蓝天空,喜欢自己衣袂飘飘的样子,喜欢夕阳西沉下随风翻飞的自己。










各种优美的圆弧、沙棘,犹如委婉动人的华尔兹,是沙漠最打动人心的的晚歌,是今天最美的沙漠谢幕曲。



这样寂静的黄昏里,我也会想起三毛,想起三毛和她的撒哈拉。



这个女人把自己一生的爱恨情仇都留在了神秘的撒哈拉,留在了寂寥的沙漠里。是沙漠的什么吸引了一个走过万水千山的女人,留住了一个漂洋过海的异乡人?


面对这寂静美丽的巴丹吉林,我想我或许可以感受到三毛和她的撒哈拉。
假如人生可以有权选择,让我也做一个来巴丹吉林漂泊的异乡女子。

每想你一次,天上飘落一粒沙,从此形成了撒哈拉。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