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电影,至少是道门

(2009-11-23 23:05:16)
标签:

电影

道门

小人物

中国元素

罗兰·艾默里奇

分类: 妖姬生活印

   电影,至少是道门

(众家看清楚,这是发生在重庆两江汇流之地——著名的朝天门的2012,实在是对这个玩家五体佩服。那个坦克便是新的地标重庆大剧院)

    

     当《2012》来临的时候,全世界的人都在对它举手或者拍砖。可见电影是多么容易一统天下。不管你是喜欢它也好,还是诅咒它也罢;是赞同它的价值观也好,还是认为不过是好莱坞梦工厂的垃圾,一文不值。总之,它吸引了你。

   看电影是一件多么美妙的事。当你走进电影院的大门,现实就被关在了大门外。那里有昨天美好的记忆,有明天超炫的想象,即便有现实的疾苦,也一定给被过滤掉,留下的只有默默的温情。

   我也是一个喜欢看灾难片的观众(虽然,他们说,看这样片子的人没品位)。对《2012》这一基本模式化的类型片,已经不觉得很有新意和惊奇,这个跟观看同样是罗兰·艾默里奇(Roland Emmerich)导的《后天》,以及另一些同样是老美的片子《天地大冲撞》、《海神号》等等的感受是一样的。但是它们,好莱坞的巨灾片们,不管情节有多少诟病,精神多么的弱智,最终它们都还是会以无与伦比的创造力和强大无比的视觉特效震撼着观者。

   看灾难片,就是明知道会看到什么,最后还是会被震得心惊肉跳。从洛杉矶开始,各种灾难轮番轰炸,地震海啸,火山爆发,岩浆滚滚,浓烟四处,瞬间山崩地裂,洪水吞没地球,一切都天翻地覆、灰飞烟灭,世界末日在玛雅人的预言中到来了。灾难片看多了,就知道很多都是拿世界末日说事。也许每个平凡的小人物心中都有一个世界末日的情结。世界都末日了,大人物、小人物又有什么区别,还不是都一样瞬间灰飞烟灭。于是,每个世界末日,在电影里表达出来的视觉特效都是超乎想象的。你会看到那些人类最著名的建筑或者全世界知晓范围最广阔的标志物无一会被灾难吞噬,那种场面排山倒海,势不可挡,撕心裂肺,会瞬间俘虏我们的身心,拧紧我们的神经,带给我们无穷无尽的恐惧,以及或多或少会对人类兽性发展产生反思。这就是我对灾难片的期待。说起来,确实挺低级趣味的,寻求的就是一种感官的刺激和想象力的超越。

    多数的灾难片,都存在因过多依赖视觉效果而造成内容空洞,作为电影最重要的表达方式——情节,往往变成狗血。《2012》也不例外,不过讲的就是,一群小人物在世界末日里怎么拯救自己和世界,美国梦的又一个版本而已。只不过这次加了很多的中国元素,我也不相信那些发行方宣传中提及的什么“中国拯救世界”和“汶川精神”,这确实属于一厢情愿的过度宣传,甚至于有点意淫的程度了。我宁可认为好莱坞如此煞费苦心地用这些中国元素,只是为了迎合中国内地飞速发展的电影市场。即便是情节如此的2,我还是要说,这样的片片也只有美国的梦工厂才能生产出来。内心也时常的惊叹,美国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制度,能把全世界最优秀的人才都吸引过去,产生那么多富有创新和创造力的东西,也许,这才是我们应该学习的地方。

    呵呵,学习太沉重,永远有多远?还是回到原处,电影只是一道门,一道从现实通往梦幻的门。虚幻世界越美丽,距离现实世界就越遥远。当我们坐在黑暗的温暖的屋子里,身陷在宽大的柔软的沙发中,在高清晰画面的指引下,在超逼真的放大很多倍的音效里,跟随罗兰·艾默里奇的指挥棒,瞬间就会忘记现实生活中的种种,忘记眼前的无尽琐事与烦恼,进入那个惊心动魄的梦里,完成小人物们式的超越平凡的渴望。这就是电影和电影院对我的魅力,亦是ps玩家的心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天街之上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