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妖姬是朵花-
妖姬是朵花-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1,523
  • 关注人气:6,62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与成都的那点故事

(2009-09-16 18:41:39)
标签:

宽窄巷子

九眼桥

春熙路

成都

故事

分类: 妖姬国内行

   成都和重庆,对一个川人和重庆人来说,就是一种情愁,两地相思。

   从分而未分到自成体系,一直都有许多道不清说不明的瓜葛和关系。许多成都人在重庆生活,也有许多重庆人在成都过日子。成都的女娃子爱上了重庆的崽儿,亦或是重庆的辣妹喜欢上成都的男娃儿,然后从一个成都人变成一个重庆人,或者从一个重庆人变成成都人,就像隔壁邻居家里的事,自然还平淡,哪个也不会觉得你嫁出省了,没有适不适应的问题。上午可能在重庆的客厅解放碑打望,下午就有可能在成都的堂屋玉林喝茶;上半夜在重庆的得意世界K歌,下半场就完全可能在九眼桥的酒吧出没。两个城市互生互活,所以,到成都去,无论何时何地,我从来都没有旅游或出差的感觉,没出省嘛。

    也正因为这样的关系,跟这个城市就有很多的瓜葛。有亲人去定居,有同学留那里,还有很多熟人朋友在。都说喜欢一个城市,不是这个城市有多美,而是这个城市里有你爱和喜欢的人,有你留恋缠绵的情事和记忆。

    一个人留住一座城,一座城因为了一个人。

    但是与成都的交往,都算不上是故事。10几年里,前前后后去了5、6次。最早去成都,还是1996年的5月,春夏交季时,那时年轻,单纯善良,积极向上,满脸写着清纯与无辜,心理憧憬着爱情与幸福,过着田园牧歌般的生活。那个年代,周围的世界好像是安静而平和的,正是滋生一切美好事物的环境和土壤。对成都充满了新鲜感,何况那时重庆尚未直辖,还是全国最大的县城,成都怎么也是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印象深的就是当年成都的客厅——人民广场,那时重庆还没有广场,眼气成都人有个散步摆龙门阵谈恋爱的地方。其时也是樱桃上市的时候,好像只卖一块钱一斤,觉得比重庆的便宜多了,买了很多很多,吃得把牙齿都酸掉。

    再去的时候,是出差公干,时间已经到了新千年。因为有公务缠身,办完就走,时间很紧张,没有来得及闲逛和享受,只是记得住的锦江宾馆,这个名词是在李白清的散打评书中熟悉的,那几年听他的评书,都听疯了。来去匆匆,竟然没有留下什么特别记忆,只是对鸡丝面情有独钟。大概是接待方请我们吃成都小吃,觉得那个面很独特,细细的,滑滑的,特别的好吃。后来再去的几次,都没有吃到那么好吃的鸡丝面。问成都的同学朋友,他们都觉得鸡丝面在以小吃著称的成都来说,真不算得上什么著名小吃。看来,此次之行唯一成就了对鸡丝面的念想。

    第三次去成都,记忆深刻,是在2004年12月的最后一天。我们利用元旦假期到西岭雪山看雪。到成都的当晚住在春熙路上的一家酒店,晚上出来溜哒。大概因为是那年的最后一天,春熙路上熙熙攘攘,人挨人,脚挤脚,耳朵里满是亮亮软软的成都话,此起彼伏,热闹非凡。看着这个景象,一下子就想起了此时此刻肯定人山人海的解放碑,觉得成都人和重庆人真的就是一家人,都爱热闹,喜欢耍,图新鲜。于是怀着喜悦的心情,和春熙路上众多的成都人,肯定也有不少的重庆人,一起在新年的倒数声里迎接了2005年的到来。这也是惟一的一次在重庆以外的地方迎接元旦节了,所以记得牢靠。

    接着,就是两年前,2007年,去了两次。一次是3月份到宁夏的银川,重庆没有直飞的航班,转道成都。那次其实只到了华阳,号称成都的后花园,感觉很像我们的北部新开区,是别墅和洋房的集聚地。有一位很熟的朋友在那里,曾经在重庆生活了很多年,一起笑过、哭过。说华阳离机场近,其实只是想见上一面,看彼此过得好不好。中午似乎还喝了不少的酒,微醺的坐上飞机,一直醉到银川的机场,这个有同事的照片作证。8月份,又去了一次,继续路过。我渴望已久的川西自驾终于成行,在成都好像逗留了2、3天后,才取道雅安到川西。这次在成都主要是奔景点去,看了武侯祠、杜甫草堂、熊猫基地、三星堆遗址以及峨眉山等所有耳熟能详的景致。并第三次在春熙路的吴抄手吃小吃,也留下了目前惟一一张以繁华的春熙路为背景拍的照片。不过这次最深刻的,却是在峨眉山许的愿,3个,居然基本都实现,让我对金顶的敬意油然而生,一颗本没有信仰的心从此或多或少有所畏惧。

    最近的,就是这次了。重庆罕见的高温,学校都停课放高温假了。我被热得心烦意乱,成天在空调房子呆着,什么也干不了,年假也被前一阵子挥霍完了。正是一筹莫展的时候,好事降临,突然有个出差机会到成都,决定到成都避上两三天也好。于是简单收拾,坐上动车到成都。利用空隙的地方去了宽窄巷子、九眼桥,还有金沙遗址。喝了成都的冷啖杯,泡了九眼桥的露天酒吧,体验了一把成都的夜生活。觉得这次的成都给我的感觉是史无前例的好。宽窄巷子流露出的闲适,九眼桥形形色色的魅惑,酒吧主持娱乐大众的精神,陪同人投机而无间的闲聊,特别是府南河上的风,徐徐吹来,完全让我欲罢不能。也许不是故事,但终也留下了不愿离去的记忆,从此于成都不再是一个匆匆的过客。遗憾的是,这次出行没带相机,甚至连起码的护肤品和化妆品都没带,估计是被重庆热昏头了,也因此少了很多的见证。

    不过,成都却因此在记忆里更加地丰富起来,这座城市也更加地在心里盘根错节。几天后,几个月后,或者一年、若干年后,游走在成都,我会因为与这座城市的曾经交融而欣慰涕泪。

    我留住了成都,成都留住了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