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冯唐:过好当下每一刻

标签:
冯唐长篇小说曾文正公嘉言录杂谈 |
分类: 对话录 |

栏题:主编十问
标题:过好当下一刻
导语:冯唐,最受女白领喜爱的作家,北京土著,现居香港。已出版长篇小说《万物生长》和散文集《猪和蝴蝶》、长篇小说《北京北京》和长篇小说《欢喜》。(受访者简历还待确认)
杨心远:对于职场,理念和好习惯,哪个更重要?或者您有自己的排序?
冯唐:好习惯远远比理念重要。多数人懂得好多道理,就是做不到。
杨心远:您曾是前麦肯锡公司的合伙人,也曾是协和医科博士,现在的一种身份是作家。您的职场经历可谓独特,是什么推动您的改变?
冯唐:推动我的是好奇和喜欢。我经历,我理解,我表达。
杨心远:现代人普遍的失落感是所谓理想、梦想破灭,这种事情有没有困扰过您?
冯唐:我有两个理想,一个很低:过好每一天,随好奇心、兴之所至,到处看看。这个非常难破灭。第二个理想,很高:文字打败时间。这个理想,我知道我一定失败。差别是会败得多惨,是十年后还有人读,是百年后还有人读,还是千年后还有人读。写东西的人,常常容易徘徊在极度自卑和极度自信之间。2011年初,写完《不二》后,我平心静气地想了想,“百年后还有人读”问题不大。
杨心远:本期杂志的主题是“有真”,什么对于你是最真切要去尊重的?
冯唐:概括说就是坦诚,说真话,实在不得已,不能说假话。底线是,真话不一定全说,假话一定不说。
杨心远:说说您最近在看的书,说说您的读书状态?
冯唐:一类是老书,过去看过不只一遍,现在看,还感觉有新收获,比如《曾文正公嘉言录》《诗经》《资治通鉴》。另一类是一些资料类书,对于现世的书,我喜欢事实胜于观点,比如各种考古报告。第三类是中短篇小说,以前写长篇小说多,看长篇小说也多。从今年开始,打算重点学习写中短篇小说,比如Ian McEwan、 Franz Kafka、J.L.Borges、Saul Bellow等。
杨心远:请推荐一本书给《女友》(花园版)的读者。
冯唐:《论语》。
杨心远、您对爱情的理解很透彻,可以给现在的剩女们支支招吗?如何找到幸福?
冯唐:我的解答链接在这里,http://www.fengtang.com/blog/?p=241
杨心远、您认为您是哪一类知识分子?您最希望成为哪一类作家?
冯唐:知识分子定义太模糊,我想我一定要做到的是自由精神、独立思考。我最喜欢的作家是司马迁和Henry Miller。
杨心远:您如何教育自己的小孩,最希望他成为什么样的人?
答:希望他成为一个自我的人:自己养活自己,自己能逗自己开心,不强求其他任何人,精神上、肉体上、财务上不依附其他任何人。
杨心远:您的新小说名叫“不二”,在您的博文《我还相信》中最后一条,也是“不二”,您所说的不二是平常心吗?还是?
答:这个概念非常难以总结,如果非要说就是“消除差别之心和二元对立,过好当下每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