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消防员的一天:青春“火”红
(2015-11-09 10:03:35)
190多斤胖子减肥后当上炊事员
11月5日6时,一场淅淅沥沥的小雨仍下个不停。此时,在避暑山庄里,随着几声哨响,避暑山庄消防中队的队员们,从各自的床上一跃而起,穿衣服、叠被子,紧张而秩序井然。
10分钟后,所有人集合完毕。
根据规定,如果天气情况良好,6时10分,是队员们出早操的时间。早操的内容主要以跑步为主,路线是绕避暑山庄湖区一圈,全程5公里左右。
不过,雨还没停!列队完毕后,中队指导员李博和队长邱大伟通知大家,早操取消,改为整理内务。
6时40分,就在战友们开始打扫各自负责区域的卫生时,入伍1年零2个月的王浩,来到食堂。和影视剧《炊事班的故事》不同,消防中队炊事班基本只有一个人。其实,王浩任中队炊事员也只有两个月时间。2014年9月入伍后,经过新兵连培训,今年2月,他被分配到承德市白庙子消防中队。6月份,他又被调到避暑山庄消防中队,成为了金盾班的队员。
两个月前,中队的老炊事员即将面临退伍,平时喜欢做饭的王浩就顶了上来。“每天都有人帮厨,所以我还有一半的时间可以参加训练。”王浩说,尽管自己厨艺还有待提高,但战友们每次都能将饭菜一扫而光,这给了他很大鼓励。“中午和晚上各五个菜,我力争天天不重样。”
其实,在这个20人左右的中队里,炊事员是个经常轮换的岗位。“以前的炊事员郭东军,现在是救援尖兵,所以我也要一专多能,随时准备冲到一线参与救援。”正是因为刻苦训练,王浩的体重从入伍时的192斤,减到了如今的140多斤。
7时30分,队员们唱了首《团结就是力量》后,正式开饭。早饭有粥、面条、馒头,炒鸡蛋、咸鸭蛋、炸花生米和小咸菜,都是年轻小伙子,几分钟的时间,饭菜一扫而空。
留学青年回国参军圆梦
8时,各班战士都来到车库“接车”。中队长邱大伟说,接车就是每天对车辆进行例行检查。“往常车辆都会开出车库,今天下雨,只好在车库里进行了。”
在车库里,正在认真检查消防车水泵的买双威,已经有9年兵龄的他,是中队入伍时间最长的一个。“一个螺丝松动,就可能影响救援。每个部件都有专人负责检查,尽管每天都是在重复同样的工作,但如果一天不检,心里就不踏实。”
买双威是个经验丰富的驾驶员,每年还要担任驾驶员培训的教官。对于记者提到,有些老百姓觉得消防车到达现场的速度慢的问题,买双威做出了解答。“我们接到报警后,从营房到车辆驶出车库,时间不能超过1分钟。”买双威说,从营地到现场充满着各种不确定因素。“我们负责的辖区,除了避暑山庄和外八庙外,还有不少老小区和村庄。小区消防通道被挤占的情况很多,在救援途中,不礼让消防救援车的情况也不少,加上消防车水箱内装有大量水,如果速度太快,转弯时很容易侧翻。”买双威说,“有些村庄距离中队有五六十公里远,到达现场有时需要一个多小时。不过,我敢保证,任何一名消防队员都会尽全力,以最快速度赶往现场。”
30分钟车检完毕。大家开始在车库内熟悉各种装备的操作流程。
9时,指导员李博和两名战士进入避暑山庄山区,进行日常巡逻工作。巡逻路线首先要登上避暑山庄北部山区的宫墙。身背约20斤重风力灭火机的消防队员,呼吸均匀,步伐稳健。
李博称,由于避暑山庄山区面积占总面积的五分之四,为了确保世界文化遗产的防火安全,中队官兵把山庄内蜿蜒的山路和10公里宫墙变成了跑道和训练场,一年下来,每名官兵都要行走3000多公里的山路。
“度数不到200,参加救援时,就会把眼镜摘掉。没什么影响。”这位名叫张博文的战士,还有一段不凡的经历。2012年到2014年初,他曾经在澳大利亚留学两年。一次偶然的机会,他看到了一段阅兵视频。“队列方队整齐划一,我就被震撼了,所以我就决定回国当兵。”去年6月,张博文参加了高考,并被邯郸一所大学录取。9月份,他没有进入大学就读,而是在当地参军入伍。“我打算明年试试考军校,这样就可以在部队待更长时间了。”
李博说,现在大学生直接参军的情况越来越多。“如果满两年退伍,还可以回学校继续就读。如果考军校,会被优先录取。”
然而,随着战士文化素质的提高,对部队日常管理也提出了新课题。“现在许多新入伍的战士都是90后,他们思想都很活跃,从小接触的新鲜事物多,有时候他们说的东西,我和队长都不知道。”李博说,“如果还按照以前的方式严格管理,战士即使表面服从,但内心也会有抵触心理。”为此,80后的李博琢磨出“红白脸”结合的方法。“班长严格要求战士,唱白脸,我和队长经常找战士谈心,让他们情绪有发泄渠道,唱红脸。”李博说。
经过两个多小时的巡逻,我们回到了营地。
12时,王浩做的五菜一汤,让大家补充了能量。
除了救援每年还摘马蜂窝
午饭后,至13时30分,是休息时间。记者看到,午休时,每名战士都是穿着衣服睡觉。“一旦遇到紧急情况,大家可以更快地赶往现场。”买双威说。
午休结束,整理完内务。14时,邱大伟便带着战士们开始体能拉练。完成5公里跑步后,大家又开始训练快速连接水带科目。“一个水带20米长,战士要同时拿起两个水带,完成铺设和连接,看谁用时最短。”
一番比试后,大部分战士的成绩都在8秒多。“今天的成绩属于中等水平。”邱大伟说。
15时40分,趁着天黑前,游客减少的时段,邱大伟和三名战士开救援车辆去了趟避暑山庄博物馆。“管理人员说,楠木殿的房檐下有个人头蜂蜂窝。”听到要外出救援,记者也小小兴奋了一下。不过,等我们拿着防护服、登高梯、杀虫剂和麻袋到达楠木殿前时,这个不大的蜂窝已经被博物馆人员用杆子捅下来了。
在返回营区的路上,邱大伟说,避暑山庄和周围村庄每年都会有大量人头蜂筑巢,由于毒性大,给游客和百姓安全形成了威胁,一年中他们要摘除六七十个蜂窝。
目前,避暑山庄中队共有官兵17人。按照分工,大家被分为四个班———
尖刀班、利剑班、金盾班和雷霆班。“尖刀班主要负责火灾救援,利剑班主要负责车祸等事故的救援,金盾班主要负责防火巡查,雷霆班负责通讯指挥。这四个班,既各有所长,又能相互配合。”
16时30分,训练结束,李博把大家集合到了一起。“有谁去打篮球,张炎你们几个如果不想打,可以去复习功课。”
先大家后小家平安是福
18时,晚饭正式开始。晚饭前,大家才得知,这天是中队长邱大伟的生日,王浩赶紧给他煮了一碗长寿面。李博说,大伟是去年从围场调到中队工作的,10月份,妻子和孩子刚刚搬到承德市区居住。“大伟有一对龙凤胎,刚两岁。”
由于中队必须要有两名干部同时值班,唯一的干部助理轮休,李博和邱大伟已经十多天没回家了。邱大伟说:“搬家的时候回去过一次,中间回家住了一晚上。肯定想孩子,等有时间了,再回去。不过,孩子有奶奶、姥姥照顾,我很放心。李博的家离中队只有几分钟的车程,他也一直没回家,只要大家都平安,家人都会理解。”
19时到19时30分,是观看新闻的时间。之后就是自由活动。离21时熄灯还有一个多小时,李博和邱大伟把手机发给了大家。“可以给家人报个平安,用手机上网看看新闻,和朋友聊聊天。”李博说,今年8月份,天津港爆炸发生后,三个即将退伍的家长打来电话说,能不能让战士提前回家,或者不让他们参加救援任务。“消防队员也是人,遇到危险不可能一点都不害怕。大家都说现在90后自由散漫,不好管,但几名要退伍的战士都表示,救援时一定不能落下他们,他们要当一天兵,站好一天岗,不会做逃兵。”
21时,熄灯时间到了。为了照顾要参加军校考试的战士,中队特意延长了他们的学习时间。
这就是消防中队没有拉响警报,但时刻准备着,平凡,而又平安的一天。希望他们能一觉睡到天亮,希望他们和我们都平平安安。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