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警察 说警察』
现今社会是一个名人辈出的社会,警察出名的也不少,他们的名字在一定范围内早已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唐山市有这样一位小有名气的警察,他成名的原因似乎与众不同:除了从事公安宣传工作,名字经常见诸报端之外,主要原因在于他会写一般人看不懂的“天书”。他就是唐山市公安局《唐山公安周刊》副总编温庆友。
偶得“天书”
1984年,当时正在参加河北大学法律专业函授学习的温庆友因为教授讲课速度较快很难笔随口述记全要点。无奈,只好斥巨资400元(相当于当时半年的工资)买了一台录音机。每次遇到比较难懂的环节,需要反反复复地倒带寻找,非常浪费时间。一次,他去新华书店买参考书,忽然发现了一本里面内容看不懂的“天书”——《庞麟速记》。大概一看,发现这是一本用来提高书写速度的书,也许这本书对自己的学习会有帮助,于是他用8毛钱买回了这本书。
初识“魅力”
回去仔细一阅读,温庆友发现所谓速记是运用特别简单的符号和有规律的省略方法,来快速记录语言、表达思维、增强记忆的一种高效实用的书写技术。仅用一个月的时间,他就掌握了声符、韵符和省略规则。不久,在教授讲课时就派上了用场,并因此顺利完成了学业。
器利事善
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1992年,温庆友开始从事《唐山公安报》(《唐山公安周刊》前身)编辑工作。在深入一线随警作战的采访中,速记又让他笔下生风,记录了唐山公安战线无数个惊险曲折的探案故事。报纸讲究新闻时效性,有时为了抢独家报道的热点新闻,他一夜之间完成上万字的侦破通讯,创下了个人的写作“记录”。就这样,林西“2·14”大火惨案、玉田警匪枪战案和“6·4”歹徒袭击飞机场哨兵抢枪案等大要案被他用镜头和笔触详实地“记录”在各级媒体的版面上。
小器初成
温庆友在工作之余,先后收集了中国文献信息速记学会会长、北京市速记协会理事长、全国著名速记学家唐亚伟等40多位速记专家的著作,特别是他在旧书摊上“淘宝”时偶然发现了我国清朝末年速记创始人蔡锡勇撰写的《传音快字》以及同一时期沈学出版的《盛世元音》、力捷三出版的《闽腔快字》和王炳耀出版的《拼音字谱》,他用5元钱买下了当今速记界难寻、也是我国早期速记最全的4本宝书。在开阔眼界的同时,经过潜心研究,得出了自己的一套理论,受到国内速记界的认可。其中,他撰写的《我国中小学应当普及速记术》引起了四川广汉秘书速记学院的浓厚兴趣;他撰写的《收藏速记话减负》得到了中国文献信息速记学会手写速记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哈尔滨北方速记电脑职业技能培训学校校长柳守仁的高度称赞。
最大愿望
科学技术只有转化为生产力才达到了最终目的。如今已近知天命的温庆友除了想将自身“绝技”应用到工作中,还希望速记术在社会中大力推广。原因有二:一是利用速记易写、易读、易译的优势,在广大中小学生中推广,既能节省时间,也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实现教育创新、学生减负;二是在语文、新闻、文秘、翻译、机要和法律等相关工作岗位上推广,使从业者掌握这门高效实用的书写技术,将他们从汉字的海洋中“解放”出来。
吕振忠/文
郭向东/图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