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警察故事】
□ 柳韶丹 郝超
下午2点整上班时间,老杨准点儿进了派出所。他一身警服,个头不高,有些谢顶,眼睛略显红肿。
“雇的钟点工中午回家,她来了我才能上班。”老杨搓着手,咧嘴笑着解释。
15年前妻子患上重症肌无力
拍摄于上个世纪的结婚照
老杨亲自为妻子配药
老杨给妻子喂药
为了帮助妻子大便,老杨就要用手揉她的肚子来帮忙。
家庭收入每月只有1000多元的老杨之所以雇钟点工,是为了照顾他的妻子。老杨的妻子在15年前得上一种奇怪的病,越来越没有力气,如今已全身瘫痪,只有头部能稍微移动。
“我的家庭曾经是很让人羡慕的。”
说到这儿,老杨的眼睛亮了,双手开始舞动。曾在对越反击战中立过二等功的老杨,1989年转业到了定州市公安局。“妻子王素桥比我小一岁,我们生了一儿一女。那时别人都说我,真是家庭事业双丰收啊。”
然而1991年,老杨妻子的身体开始出问题。“最终在北京确诊为重症肌无力。医生说,这属于世界疑难病症,目前无药可治。”老杨说,“当时突然就觉得天塌了,这个家怎么办?孩子怎么办?上班怎么办?一连串的问题几乎将我压倒了。”
“这事摊到谁身上,谁都接受不了。”派出所所长吴建营挥着手,接过话茬说,“一个大老爷们,天天做饭、洗衣、伺候病人、带孩子,可老杨愣没请过一天假,周末也和别人一样值班。”
“我也因为要迟到而请过几次假的。”老杨有些不好意思地纠正。
老杨的迟到,多数是为了帮助妻子大便。因为妻子一点力气都使不上,老杨就要用手揉她的肚子来帮忙。“大约需要揉一个多小时,长的时候要3个小时。来不及按点上班,只好请假。”老杨搓搓手说。
但据所长吴建营说,老杨次数不多的请假,从来都是以小时来计算的。
去年冬天,所里统一清查流动人口,正在执行任务时,老杨接到女儿老师电话,女儿高烧39℃。
当时老杨就懵了。当他赶到医院时,女儿还在昏迷中。看着女儿发白的脸,老杨控制不住自己,到卫生间哭了。等女儿稍微好一些,老杨就将她接到家,趁晚上让医生到家给她输液。
“我白天还要照常上班,因为所里人太少,离不了我。”杨增社向记者解释。
“那次老杨请了4小时假,是最长的一次。”吴所长肯定地说。
和患病妻子唠嗑是一天中最开心的事
窗外放个镜子,床头再放一个镜子,两个镜子一折射,妻子就能看到石榴花了。
定州市公安局的宿舍院里,唯一没装防盗门的就是老杨家。老杨说,他家的大门也从来没有锁过。“家里除了我妻子外,没有什么值钱的。”老杨笑着,将记者请进家。
老杨的妻子和钟点工正在看电视。这台14英寸的黑白电视,是老杨妻子打发时光的良伴,年龄比老杨上高中的女儿还要长上一岁。
老杨说,十多年了,家里的电器只添过一台空调,是去年花900多元买的商场积压货。“她常年卧床,夏天总是长疮,所以就狠狠心买了空调。”
因为妻子大小便失禁,所以老杨每天下班以后还有很多的活要做,忙完往往都已经过了半夜十二点。
床头两个大木箱,是他们当年的结婚礼物。妻子说,一天中最开心的时间就是夜里,等老杨将一切忙完后,坐在箱子上,背靠着墙和她唠嗑。
“老杨,给领导汇报今天的工作。”
“是,今天上午点名后,吴所长让我去调查暂住证的事情。老婆在家干吗了?看什么电视了……”
日复一日,箱子被老杨磨得亮堂堂的。
坐在箱子上向外望,窗外一株石榴花开得正艳。老杨说,第一年石榴开花时,树太低,妻子躺在床上看不见。老杨就琢磨了个办法,在窗外放个镜子,床头再放一个镜子,两个镜子一折射,妻子就能看到石榴花了。
如今,石榴树已经长成一人高了,去年还结了5个大石榴。
“石榴特别甜。”老杨的妻子小声地说,嘴角向上扯动,眼里却流下了泪水。
白天当警察晚上开“摩的”
老杨为妻子吹奏葫芦丝
“开‘摩的’的还冒充警察!”一个小伙子冷哼一声。
为了妻子的身体,老杨每年都要花上几千元的医疗费。“前些年工资低,家里有时窘得连买馒头的钱都没有。”
1998年10月,老杨自己买了辆三轮摩托,偷偷搞起了副业,利用晚上下班以后的时间拉客挣钱。
“当时我也是没有任何办法。”提起这段往事,老杨有点不好意思地笑了笑。“那段日子,特别艰难。”
为了避开熟人,老杨每次都会把“摩的”靠着树停放。熟人从东边来,他就躲西边;熟人从西边来,他就躲东边。开了两个月,还是和同事撞了个正着。老杨当时只得尴尬地说:“我,我没事,帮朋友看会车。”
同事很惊讶,无法把开“摩的”的事情和老杨联系在一起。因为在大家眼中,老杨一直是一名正直勤勉的好警察。
1994年工资改革,老杨负责了整个定州的警察工资计算,天天加班到凌晨两点多。后来眼睛出问题了,经常模糊,就打着点滴,带着墨镜计算。
到派出所当了片警之后,有一次,一个开工厂的个体老板找到他,希望他在一个案件处理中偏向他自己的亲戚“只要你高抬贵手,你妻子我找人照顾,孩子上学的钱我全包了。”当时扬增社把桌子拍得山响:“我是缺钱,可不干净的钱,我一分都不要。”
老杨说:“其实说实话,在基层呆的时间长了,想挣钱不难,在办案中稍微动点心就行,绝对比开‘摩的’挣钱。可是,干那样的事情对不起自己的良心。”
一次开“摩的”时,遇上有人打架,老杨冲上去制止:“我是警察!”
“开‘摩的’的还冒充警察!”一个小伙子冷哼一声。老杨的心一下就被狠揪了一把。
后来,老杨开“摩的”的事儿让省公安厅知道了,专门派人来调查,还开了专题研讨会:人民困难找民警,民警困难该找谁?
按理说,老杨干的是非法营运,理应受罚;但大家知道了他的具体情况后,都很同情,也很尊敬。
再后来,河北省公安厅专门成立了贫困民警基金,用来解决具体问题。老杨从这个基金得到了1万元,后来又断断续续受到不少帮助,工资也逐年提高,就不再开“摩的”了。
拍摄于多年前的全家福
■照片由《河北青年报》提供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