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没拍点,再好的声音也出不来——解构《好声音》的“拍点”

(2013-07-18 19:02:39)
标签:

中国好声音

张惠妹

那英

庾澄庆

拍点

娱乐

“拍点”是一种神秘的力量,

让导师情不自禁,难以抵抗……

没拍点,再好的声音也出不来——解构《好声音》的“拍点”

所谓“拍点”,类似“笑点”、“尿点”,指的就是《好声音》盲选阶段学员演唱的一首歌中,促使导师产生拍椅子转身冲动的那些个“点”;换句话说,如果一位学员在自己演唱的歌曲中拥有或者设置多个“拍”点,就有可能促使导师或曰更多的导师,为其转身。


下面我们解析一下新一季《好声音》第一期,8位学员演唱中的那些“拍点”——


1:刘雅婷 ——《I WANNA ROCK》

没拍点,再好的声音也出不来——解构《好声音》的“拍点”

上来第一句就直奔副歌高潮,一嗓子“I WANNA ROCK”震撼有力,夸张的庾澄庆差点吓个趔趄,其他导师也露出吃惊的神情,客观上实现了“先声夺人”的效果。刘的嗓音足够独特,标准的沙哑型烟酒嗓,关键还是女声,更显稀缺,可以说为后来导师陆续拍椅子转身铺平了道路。

接下来主歌部分相对平淡,但强烈的节奏感让导师背对着开始随着律动摇摆,再次进入“I WANNA ROCK,I WANNA ROll”的副歌的时候,张惠妹已经抬手做出了拍击的动势,等到第二遍重复这段高潮的时候,“拍点”如期到来,张惠妹、汪峰相继转身,然后是第二遍主歌继续铺垫,之后副歌高潮再次来临,庾澄庆兴奋地踩着椅子转身,至此,4位导师中已经有3位转身。

其实,刘在这首歌的结尾部分连续三次升K唱“I WANNA ROCK”是埋下的最大的“拍点”,只不过导师中唯一没有转身的那英不为所动。

【小结】刘雅婷的“烟酒嗓”有很强的识别度,这是赢得有导师为其转身的基础,而这首歌的“拍点”就是不断重复的那句“I WANNA ROCK”,从始至终,近10次地出现,一次紧似一次,不间断地冲击,总有一次会击中导师。至于抒情风格的导师那英为何没有为其转身,恐是因为刘在主歌部分的处理相对平淡,和上一季《好声音》类似嗓音的“花房姑娘”魏语诺相比,显然不够细腻。


2,李琦(蘑菇头)——《趁早》

没拍点,再好的声音也出不来——解构《好声音》的“拍点”


这首张宇原唱的歌是抒情范儿,李琦前两段主歌中没有“拍点”,只是完成两个作用:一,展示嗓音;二,堆积情绪。两句过后,那英已经脱口而出“声音不错”,至少他完成了一个阶段性目标。

随后进入第一遍副歌,其间张惠妹第一个转身,如果这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拍点”的话,那么,接下来的过度段落(Bridge)部分最后的高音就是真正的“拍点”,恰恰在这个点上,那英、汪峰几乎同时转身;“Bridge”之后,一秒钟的停驻,随后副歌高潮再度袭来,连续两遍的副歌“拍点”密集,最终让庾澄庆很快转身,从而成功实现了四位导师全部为其转身。

【小结】蘑菇头的声音与原唱张宇乍听起来有些类似,有模仿秀的影子,通常这种选择比较危险,但他唱出了与原唱不同的感觉,反而成为了利器。开始的主歌部分没有“拍点”,一直在铺垫,“拍点”在第二遍主歌之后的Bridge部分与随后重复的两遍副歌中密集出现,让导师躲过初一,躲不过十五,纷纷拍案转身。所以,对于有的学员以及有些歌曲而言,“拍点”的设置不见得要“趁早”,置后密集也是一种有效的分布方式

3,金润吉——《When a Man Loves a Woman》

没拍点,再好的声音也出不来——解构《好声音》的“拍点”


这位阿里郎主唱平静登上,前奏是吉他舒缓的点缀,一开口则震惊四座!第一句尚且没唱完,那英、汪峰便相继拍椅转身!这是在《好声音》舞台上少有的“秒转”,盖因其嗓音的确太有特点了,这种特点简单归结起来就是三个字:“黑人嗓”。不论你听过Michael Bolton的版本 ,还是黑人歌手Percy Sledge的版本,你都会有这种感觉。中国人唱英文歌大都“形似神不似”,而金润吉凭借黑人般的嗓音和唱法,听起来与外国英文歌手几乎如出一辙,瞬间打动导师,让导师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必须转身看看“真人”是何许人也!

事实上,这首歌最大的“拍点”集中在歌曲后半部分升K、假声演绎的高潮,但在此之前,已经征服了那英、汪峰、张惠妹三位导师,相当于“提起完成了任务”,当最大的“拍点”到来的时候,庾澄庆也最终转身,“黄种人中唱歌最像黑人”的阿润借此将四位导师“一网转尽”。

【小结】真人秀舞台上,唱英文歌的选手(学员)有很多,人体结构、吐字发声等方面的天然差异,可以让能唱出像欧美、拉美、非洲人一样感觉的中国歌者显得格外突出耀眼 ,第一季《好声音》吉克隽逸即借此成名,这一届的阿润也有望凭此走得更远。至于这首歌的“拍点”,夸张地说,由于其让人过“耳”难忘、甚至以假乱真的“黑人嗓”,让整首歌从头到尾布满“拍点”,导师转身只是一个时间早晚的问题了。


4,姚贝娜——《也许明天》

没拍点,再好的声音也出不来——解构《好声音》的“拍点”


这首歌的主歌没有任何“拍点”,姚贝娜只是抒情地演唱,四位导师中只有这首歌的原唱张惠妹表情相对活跃一些,其余三位导师包括全场观众都处于安静聆听状态,表面上看波澜不兴,却在一点一点积蓄着某种力量,类似“黎明前的黑暗”或曰“大战前的平静”。

等到第一遍副歌,“也许明天”这句一唱出来,汪峰即可转身,随后是那英,事实上此时真正的“拍点”尚且没有到来,而当第一遍副歌尾声“我的明天”这句全曲最高音、海豚音般的高音唱出,严格意义上的“第一拍点”才闪闪迟来,令庾澄庆、张惠妹相继转身,最后一遍副歌顺势成为了与导师转身无关的“姚贝娜个人专属表演时间”。


【小结】坦白讲,姚贝娜的嗓音很好,但不非有多么独特,她选择了一首在结构上很常态的歌,旋律也谈不上有多么让人印象深刻,但歌曲难度很大,她凭借青歌赛金奖获得者的唱功,一点一点吸引着听者,细腻中不失厚重,抒情中不失力量,直至高潮部分彻底爆发,自己灵魂出窍,听者为之动容。

这是真正的实力派歌手,没有任何投机取巧,“拍点”也无特别预设,而是随着歌曲的演绎自然而然地呈现出来,一切以突出的唱功作为强大的资本,最终遭四位导师一通“哄抢”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5,丁克森——《BAD BOY》

没拍点,再好的声音也出不来——解构《好声音》的“拍点”


《BAD BOY》是张惠妹1997年发行专辑里的冠军歌曲,张雨生也曾唱过,丁克森的声线与张雨生相似,都属于中性的嗓音,高亢尖锐,这首歌的节奏感很强,很容易在现场急速引发共鸣,客观说,毕竟十几年过去了,丁克森单独在风格唱法和吐字发声上显然比1997年前后张惠妹包括张雨生更“现代”、更“国际范儿”一些,加上改编,自然让歌曲活力有所增强。

这首歌实际演绎过程中没有明显的“拍点”,如果说有,无非就是不断重复的那句核心歌词“BAD BOY ,BAD BOY,让我对你说bey bey ”,结果那英和汪峰相继转身,但张惠妹和庾澄庆没有转身。仔细分析起来,丁克森的嗓音有一定识别度,但演唱中全程高音区的呈现反而会让高音流于某种程式化,情感与感染力则因此削弱了。

【小结】一首歌,轻重缓急,婉转有力,唱功与情感自然结合是一种最佳的演绎效果。很多真人秀舞台上的选手,听起来让人感觉唱得很好,但又总觉得差一点什么,无法触及心灵,比如这首歌的演唱中看上去有高潮,有华彩,但很难激起更多导师拍椅转身的那份冲动。


6,王拓(小红帽)——《玫瑰玫瑰我爱你》

没拍点,再好的声音也出不来——解构《好声音》的“拍点”

 

《玫瑰玫瑰我爱你》的原唱是姚莉,您不知道这个名字很正常,因为这首歌是1940年电影《天涯歌女》的插曲,姚莉相当于“旧社会”的好声音,虽名气不如周旋,但估计当时出场费也不低。上世纪70年代末,台湾著名女歌手凤飞飞将这首歌收入专辑,近年黄龄也曾翻唱过,但“小红帽”这次将其改编到几乎彻底颠覆的样子,不仅歌词里加入英文,曲风是民族风与国际风结合,唱法游走在旧上海夜总会和现代拉斯维加斯秀场之间 ,声线一会是林志玲般的娃娃音——俏皮,一会又是麦当娜般的类摇滚——撕裂,这种怪异另类的演绎让四位导师一时陷入“蒙圈”,清醒之后,来自台湾的张惠妹、庾澄庆在不断重复的“ Rose Rose I Love You Rose Rose 我爱你”相继拍椅转身,而后汪峰似乎在一种犹豫中也加入转身队伍,只有那英坚持不为所“拍”到最后。

这首歌的“拍点”和大多数歌一样,集中在后半高潮部分,“小红帽”用一种“不按常理出牌”的唱法一点一点对导师实施了某种“精神控制”,张、庾被其征服,至于汪峰,我甚至认为他之所以转身有很大成分是迫切想看看这个“怪咖”的模样。

 
【小结】还记得吴莫愁吗?第一季《好声音》舞台上以看上去、听起来都很“古怪”的呈现,一路过关,最终赢得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亚军。那么,这一季的“小红帽”王拓,正大踏步走在“吴式道路”上。来自天津音乐学院的“小红帽”有民族唱法的功底,辅以大力度改编又结合了某种“国际范儿”,这是她立足的独特资本。一句话:如果你不能成为“最好”的那个,那么,你就尝试成为“最怪”的那个。

7,朱克(单身爸爸)——《离不开你》

没拍点,再好的声音也出不来——解构《好声音》的“拍点”

“单身爸爸”应该没有经过太多雕琢,甚至没有太多的舞台经验,以真实、真诚、真情赖以为战,在一系列唱功突出的学员中,他几乎“零炫技”的唱法显得格外特别,这首歌是1988年电视剧《雪城》的片尾曲,刘欢首唱,《我是歌手》中黄绮珊翻唱过,激起40岁上下的人对一个时代的回忆。因此来自大陆的那英和汪峰,更容易找到那份时代的共鸣,率先拍椅转身;而随后的庾澄庆以及最后时刻的张惠妹也相继转身,显然是被“单身爸爸”的“真”所打动。

《离不开你》这首歌的结构、旋律包括歌词都很简单,唯有嘶吼呐喊出来的那份深情,不停敲打着听者内心最柔软的部分。这首歌的“拍点”就在于副歌高潮部分的“可今天我已离不开你,不管你爱不爱我”,现代社会最稀缺的一种执着到近乎到傻傻的爱。

【小结】单纯以专业的标准衡量,“单身爸爸”无疑称不上是一位多么有天赋以及技巧的歌者,其演唱中吐字、发声、断句都缺乏基本的流畅和自如,但他选对了歌,歌曲的表达无比接近其内心想要表达的情愫,人歌合一,让人忽略了他的那些瑕疵。要我说,他之前是有一位很好的“导师”,那就是——生活

8,叶秉桓(转音王子)——《我爱你》

没拍点,再好的声音也出不来——解构《好声音》的“拍点”


他不是一个常态歌手,或者说他不仅是一个歌手,有点像好声音舞台上一个“变魔术”的人,“道具”是他的唱的歌,“手法”就是他的唱法。“转音王子”其实去年已经在台湾星光大道上大放异彩,音质不算多么独特,但声线很魔鬼,唱法自由得一塌糊涂,甚至让你根本不用去听歌词,记曲调(这首歌也确实给人“既没调、也没词”的感觉),只看(听)他如何在音乐的世界里穿梭腾挪就够了。当然,一个现实的提示是:你或许永远也学不会像他那样唱歌。

这首歌的“拍点”就是当导师被其彻底“转晕”、继而渐渐苏醒之后的任何一个点,那接近一种不可思议般的折服,没听过,即使听过,也没见过,随机产生赶紧拍椅子转身一睹真容的强烈欲望。正式在这种欲望的驱使之下,那英、张惠妹、庾澄庆相继转身。唯一没转身的是汪峰——一个音乐学院科班毕业的歌手,我猜他一直在思考着这样一个问题:这种唱法是否在严格意义上的“音乐”范畴之内呢?

【小结】叶秉桓是有天赋的,并且有绝活的,他的天赋与普通的音乐天赋还不一样,集中体现声韵在上下翻飞中依然能够做到精准控制,你永远不知道下一秒钟他会把音符唱到哪里,我觉得他至少是“唱歌的人中玩口技最好的,玩口技的人中唱歌最好的”。好声音的舞台上做到以“怪”取胜已经够特别了,他是又“怪”又“绝”还沾点“萌”,随着节目的不断推进,我预计,未来他将成为导师评判中的“一道难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