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娱乐 |
前言:只看一遍《云图》,就能把6个故事的人物关系看得一清二楚确实比较费劲,但有一些朴素的感悟是可以从台词的字里行间获得的,《云图》就像是需要细品的鸡尾酒,看完的人大都会升腾着一种倾诉的欲望,去回味,去体会,去联想,去看清这个世界、看清自己……
语录1:“真正的自杀……是有条不紊毅然决然的。人们妄下断言:“自杀是懦夫行为”。这实在是无稽之谈。自杀需要巨大的勇气。”
【感悟】自杀,多半来自于恐惧或者厌烦,按说死都不怕的人,应该不畏惧任何。但现实生活中依然有人凭借“巨大的勇气”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或许在他们看来,那是一种更有勇气的追求吧。其实,对于选择自杀者,人们谈及更多的并非是“懦夫行为”,而在于“缺乏责任”;当然,这可能陷入一个悖论:一个对自己的感受
不负责任的人,又怎能对他人负责呢?
语录2: “我真不愿这么离开你,这不是我想好的道别方式。”
【感悟】《少年派》里有一句类似的台词:“我猜,人生到头来就是不断地放下,但遗憾的是,我们却来不及好好道别”,两者阐述的几乎是同样一个事实:道别无可更改,道别的方式决定着你是否可以在伤感中拥有一份慰藉。想起另一句话:“一段感情结束得好,它可以永生。”
语录3: “读了半截的书,就像半路打住的恋情。”
【感悟】半途而废总是被认为是没有善始善终,只是有的时候人们有意无意间将“完整”等同于了“完美”,在我看来,一本错误的书乃至一段错误的恋情,半路打住是除了不曾开始之外最明智的选择。所以,我觉得这句台词具有着双重含义,至少是有前提的。
语录4: “就算吊死在爱丁堡的旗杆上,也胜过让那老寄生虫掠夺我的才华。”
【感悟】年轻作曲家的誓言,很容易让人联想起中国式的壮士断腕,类似“士可杀,不可辱”,将才华视为生命甚至高于生命的人,自然也就可能随时用生命捍卫才华了。世界上最简单的“信仰“,其实是“自恋”。只是,“自恋”这个词被妖魔化了罢了。
语录5: “我发现,女人的心正如她们的欲望那样神秘莫测。”
【感悟】女人是感性的,女人也是嬗变的,其实男人也是嬗变,只不过这种嬗变多半集中在对女人身上,而女人的嬗变几乎是全方位的——她们一秒钟之前心仪的还是温柔的男人,下一秒钟她们可能就会对暴烈的男人暗送秋波。因为,她们有着多元化的甚至相互矛盾的——欲望。
语录6: “噪声和乐声之间的分界线是传统。所有的分界线都是传统,等着人来超越……”
【感悟】(事实上这句话还有后半句“一个人可以超越任何传统,只要他是第一个敢想敢做的人”,但我个人不喜欢,太像喊口号了);传统即世俗,拥有着极大的惯性,传统的分界线总是有的,“超越”自然是一个豪情万丈的字眼,但超越什么比超越本身来得更有实际价值——跨过障碍是超越,跨过雷池也是超越,那不仅是
一条分界线,更是一条光明与毁灭的分水岭。
语录7: “真相只有一个。其它版本……都不是真相。”
【感悟】心理上,人们只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这就是为什么“真相只有一个”如此简单的道理,还会出现在如此恢弘的史诗般的电影中。事实上,世界以及生活的美好与丑恶,都因此有着过度渲染的成分。“真相”或许只有一个:所有的一切,没那么光彩,也没那么不堪;所有的真相,都超不过想象。
语录8: “我们的生命……不仅属于自己。从生到死,我们和其他人相连,无论前世,还是今生。我们的每一个罪行,每一个善举,孕育了我们的未来。”
【感悟】直观上看,这样的表达无限接近中国佛教的“因果报应”和“轮回”思想。“生命不仅属于自己”,意味着归根结底人难以实现真正的身心自由。追根溯源,每个人从生命的降临都是由另外两个人(父母)有关,与其他人相连成为某种必然;至于“罪行+善举”孕育未来,与中国传统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积善
成德”、“不得好死”没有太大区别;向善,其实很难说真正关乎未来,但却可以再很大程度决定一个人如何面对未来。
语录9: “我决不会向暴力侵害屈服的”
【感悟】 这句话几乎在电影中每一个正面人物的口中不断复读着。面对“暴力侵害”,中国人习惯的说法是“正义必将战胜邪恶”或曰“邪不压正”,事实上,现实生活中,反抗是不多见的,甚至不屈也是不多见的,多见的是妥协闪躲,是委屈求全。你不太可能要求每一个面对暴力侵害的人都是揭竿而起的,一如你知道“一个
人的生命不仅属于自己,而与与其他人相连”,从拥有一颗不屈的心开始,或许已经足够了。
语录10: “存在就是被感知。所以只有通过别人的眼睛才有可能认识你自己。”
【感悟】你知道一些杀人犯被执行死刑之前还在想什么吗?他们在想:报纸上我制造的新闻到底有多轰动?人需要某种存在感,这甚至是生活最朴素的意义所在,人的存在确实需要被人的感知,需要被关注,需要被评论,需要被定义,当然,别人的眼睛是用来认识你自己,而你对自己的认知则需要在这种认识的基础上由你自己
加工完成,这才可能是最准确的。
语录11: “弱者是肉,强者必食。”
【感悟】中国有一个四个字的说法:弱肉强食。古文里有: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形容某个社会的黑暗曾经有一种说辞:那是一个人吃人的社会。这不是一种比喻或者夸张,这是一种现实,而且贯穿于人类发展历史上的任何一个社会。强者对弱者的所谓“食”,不见得是剥夺生命的权力,剥夺生存的权力,更多的是剥夺思考的
权力——当你无法独立思考的时候,你就会被占有更多信息的巧舌如簧者洗脑,让你盲目追从,直至失去自己意识。这是一种看似温存、睿智甚至正义,但本质上是一种更残酷的“食”,所以,弱者想要改变鱼肉的命运,惟有不断强大自己——自精神开始,然后是实力,最后是内心……
语录12: “少抖机灵,因为还有比你爬阳台更糟糕的事,那就是你爬上了阳台,却被困在那里进不来。”
【感悟】人总想走一些捷径,当一个6岁的孩子穿越一块草坪的时候,你就可以发现那几乎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天性。用最小的付出,获得最大的收获,这无意是聪明的,现实社会中,很多人成就于这样的聪明,当然,更多的人毁于这样的聪明,类似“聪明反被聪明误”——你爬上了阳台,你想走捷径,最后却发现此路不通,你失
去了时间,失去了精力,失去了目标……重要的是,你还失去了那些宝贵的人性。
语录13: “‘自由’,这个词被我们的文明社会用滥了。只有被剥夺自由的人,才能体会它的真正意义。”
【感悟】被文明社会用滥的词不仅仅是“自由”,还有“民主”、“爱国”、“公民”等等。很少有人去关心这次词的真正意义,只剩下字面,代表着一种情绪,以及身份,就像是名片——需要的时候递上去,转身却被丢弃。至于“只有被剥夺自由的人,才能体会它的真正意义”,这或许是真理,为此,我宁愿一辈子体会不到
“自由”的真正意义,只体会自由带来的一种轻松和开心,就可以了。
语录14: “昨天,我的人生朝着一个方向行进,今天,却转向了另一个。昨天我决不会做的事,今天却做了。”
【感悟】人生无常,人性无常,生活之路,无从像修路那样,提前勘测,绘出图纸,按部就班,按图索骥;类似从“向上青年,奋发图强”到“功成名就,自我毁灭”之人,比比皆是。所以,调转方向,可以,但应该是一个“更正确的方向”;今天做了昨天不会做的事,可以,但应该是“更好的事”。
语录15: “我们的人生和选择,就像量子轨迹,每时每刻被我们认识着。人生的每一次交集,每一次邂逅……都可能设定一个新的航向”
【感悟】人的一生,是一个不断认识世界、认识自我的过程,两个字概括就是“成长”,一生成长,直至死亡。
人的行为决定人的归宿,人的思维决定人的行为,而另一个(些)的出现,改变着你的情绪和心理,继而改变着你的思维。以此倒推:我相信,“人,只能为人改变”。
语录16: “不许说我是卖苦力的!”
【感悟】想起另一段话:“你骑在我的头上拉屎,我可以忍,但如果你再问问味道怎样,我一定宰了你!”电影中说出这话的墨西哥女农民工,看似卑微无比,谨小慎微,天生胆小,逆来顺受,但最终她做出了惊人之举——将嘲讽她是“卖苦力的”的强者一锤毙命。每个人都是由底线的,圣神不可超越,因为底线的存在,意味
着人的存在。
语录17: “爱是真实存在的,爱是一种……自然现象。他相信,爱……超越生死。”
【感悟】在一个“累了,感觉不会再爱了”流行的时代,爱,变得沉重,变得虚无。《云图》里满眼是爱,从超越性别开始,以次超越了种族、地位、金钱,生死,甚至超越了时空,因此,从某种层面上说,这不电影就是一部有关“爱”的宣传片。不论哪一种爱,即便是类似风雨雷电那样的“自然现象”,真正的爱只意味着一
点:牺牲,且心甘情愿。
语录18:
【感悟】追求并笃信真爱的青年男女会喜欢这句对白——这样的爱情,是一件只有到死,才可能验证真假的奢饰品。相信这句话的人,只有两种结局:要么抵达爱的最高境界,要么被爱伤到体无完肤。自己去选择吧。
语录19: “可如果没有人相信这‘真相’呢?”“你不就信了吗?”
【感悟】真相和真理最大的不同是,后者可以让无数人轻易相信,而前者不是。有时我们太在意有多少人会相信,而忽略了已经有人开始相信。只要有人开始相信了,只要这个人是从原本的不相信变成了相信,真相就已经开始散播开来了。
语录20: “无论你做什么,那都只不过是无边无际的海洋中的一滴水而已!”“ 没有这一滴滴的水,又哪会有海洋?”
【感悟】古人云:“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具备“崇高理想”的圣人,为改变社会、摧毁旧势力是愿意做一滴水的,我坚持认为,平凡的人不愿做这样的一滴水,是可以理解的,但这句话依然对凡人有着非凡的意义:你需要一点一点改变自己,“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
语录21: “你还爱奶奶吗?”“ 有你奶奶……是我这辈子最大的幸福。”
【感悟】我悲观地认为,男女之间的“爱”,并非永恒。就像《云图》的尾声,当老扎克里被孙女问及是否还爱奶奶的时候,如果他的回答是“爱”,将是一种苍白,他回避了“爱”这个词,而是选择“幸福”——“爱”的开始是爱,“爱”的目的地是——幸福;至于什么是幸福,我的理解是:不论你通过什么方式获得,幸福的终极体现都是:内心的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