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欧冠决赛穆里尼奥范加尔体育 |
不想超越师傅的徒弟,不是穆里尼奥;
不想降服徒弟的师傅,不是范加尔……

13年前,巴塞罗那主教练范加尔气宇轩昂走在自己的助手穆里尼奥身前的时候,他一定没有注意到身后葡萄牙人的眼神,当然,我也无从知道当时穆里尼奥的眼神的背后有着怎样的内心独白,也许可以试着推测一下,至少他在心底会这样对自己说:“不管前面的人多么伟大,也决不能做一辈子的跟班儿……”
13年后的今天,这对昔日的师徒将决战欧洲之巅,范加尔依旧气宇轩昂,而穆里尼奥亦是挥斥方遒。这种看上去只有演绎于虚构的剧本中的情节,却即将如此现实真切地呈现开来,让你不得不感叹:生活才是最富有想象力的编剧和导演。
在下才疏学浅,惟有将预测结果——一项伟大、艰巨、或许有趣却也有几分无聊的工作交给了浏览这篇文字的读者,是的,我对预测比赛这玩意既无能力也不感兴趣,当然,我也不相信任何人是预测高手,我的理由是,假如真是高手,为什么不去威廉希尔或澳门博彩买彩票,合理合法发家致富呢?
决赛(其实不仅仅是决赛),结果自然最重要的,但不见得就是最有趣的、最值得玩味的,甚至不一定是最值得关注的;至少像我,一个既不是拜仁球迷、也不是国米球迷的人,没有理由眼睛直勾勾地死盯着比赛的结果——我宁愿想象着,当终场哨声响起的时候,穆里尼奥会不会振翅飞翔,范加尔会不会一跃而起?要知道,今夜伯纳乌总有一个三冠王——历史上第六个三冠王诞生!
回到有关比赛的部分。相比此前,如今的国际米兰的确已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这种接近于“人性颠覆”的剧变,与其说是得益于莫拉蒂过去10年8亿欧元的投入,不如更准确地说是有赖于穆里尼奥的到来,我甚至认为葡萄牙狂人改变“人”的能力甚至要大于其改变“足球”的能力——事实上,国际米兰欧战赛场不堪回首的“近代史”,不是足球的差距使然,而是“人”的差距使然。
我不认为一名教练的足球理念是一生不变的,范加尔如此,穆里尼奥亦如此——当初穆里尼奥从切尔西来到国际米兰的时候,夸雷斯马和小曼奇尼以及433是其执教理念的标志,他曾经无比坚持,直到血淋淋的现实让他意识到“坚持就是失败”……于是,今天我们才看到了如今的这支与波尔图不同、与切尔西不同、甚至与全世界所有球队都不同的国际米兰的样子。
范加尔的身体里流淌的是荷兰人的血液,进攻是荷兰足球融于血脉的基因,只不过从执教荷甲阿尔克马尔开始,再到莅临拜仁慕尼黑,范加尔的足球理念也悄然发生着某种变化——字典里不再只有“进攻”、“进攻”、“再进攻”的词条,而是加上了诸如“防守”以及“防守反击”的字样。
一支拥有里贝里和罗本的球队,如果不以“快速反击”作为克敌制胜的拳头产品,几乎无异于一种舍近求远,事实上,范加尔清晰地发现了这一天,何况在德甲赛场上,高大魁梧的后卫球员的转身半径一如奔驰大巴,他们的身后偌大的空间,正是可供里贝里、罗本尽情驰骋的辽阔大地。
事情因此开始变得耐人寻味——从某种层面上说,国米和拜仁双双闯进本赛季欧冠决赛不是“殊途同归”,而更像是“同途同归”,当进攻能力更强的巴萨、切尔西、曼联先后被二者淘汰出局之后,国米和拜仁的取胜之道已大体可以划归一类了。
“稳固的防守+犀利的反击”,简单描述,这就是国米和拜仁的看家法宝。
穆里尼奥这样表述着自己和范加尔的区别:“我了解做主教练的范加尔,而范加尔只了解做助理教练的我”;这固然是一种区别,不过我觉得更大的一个区别是:穆里尼奥对“防守反击”的理解比范加尔更深刻一些,至少2003-2004赛季葡萄牙人率弱旅波尔图荣膺欧冠冠军的时候,就已经谙熟此道了;而范加尔2008-2009赛季率阿尔克马尔夺取荷甲冠军的时候,方品尝到这一甜头。
“我不在乎比赛是否踢得难看,我只要最后的结果”——这是穆里尼奥决战前夕的表达,即便伯纳乌的球迷最反感难看的足球,即便穆里尼奥只差一步到皇马,今夜葡萄牙人不太可能让蓝黑军团换上另外一张面孔。
那么,范加尔呢?荷兰人会让自己的球队从一开始就对国际米兰掀起潮水般的攻势吗?这种可能性不是没有,尤其当里贝里无缘决赛致使本队反击力量为之削弱之后,只不过做出这样的决定,需要的是十足的勇气——任何与国际米兰对阵的对手恐怕都有这样的教训:当你攻势如潮的时候,往往就是危险降临的开启……
于是,作为看客,担心浮出水面:一旦拜仁也稳扎稳打,遇到国米的按部就班,伯纳乌看台上的嘘声以及全世界电视机前的鼾声会不会随时响起?
自古大赛无名局,虽然2004-2005赛季利物浦VSAC米兰的决赛万般荡气回肠,但2002-2003赛季AC米兰VS尤文图斯的一场闷战也是不堪回首……只希望今夜的这场决赛不至于沉闷无比,为此让我们默默祈祷比赛的第一个进球早早到来。
回到有关预测胜负的话题。普拉蒂尼说这场比赛双方各有50%的取胜机会,说了基本等于没说;温格在强调“很难预测”之余,谨慎看好国米;只有弗格森的预测相对直白:苏格兰爵士坚定认为“国米可以夺冠”。
不过弗格森不想成为贝利,看好国米的同时也为自己留下了一片余地,他惟一的担心是:拜仁的运气会不会一路走来、一路相伴……的确,这个赛季至少在欧冠赛场上,拜仁=实力+运气,回想一下罗本的那几粒神来之笔的关键进球,一个世界波可以不是运气,三个世界波就不能不说有运气的成分了。
决赛之前,拜仁像是“命中注定”要进决赛,现在,惟一的悬念就是,拜仁是要捧杯否是也是“命中注定”的呢。
你想象不出国际米兰会出现什么太大的问题,在我看来,国米捧杯最大的问题除了拜仁的所谓“运气”之外,就是看好其夺冠的人实在太多了,多得让人不由得回想起1998年法兰西世界杯的那场决赛之前的巴西队……
可以肯定是,这场欧冠决赛必将是一场有故事的比赛——国米2亿身价VS拜仁1.5亿身价是故事;罗本、斯内德的伯纳乌约会是故事;卢西奥的反戈一击是故事;范加尔和穆里尼奥的师徒相逢是故事;皇马球迷和葡萄牙人的提前见面也是故事……
有众多故事的比赛,总是令人期待的——因为这更接近生活……
-
0(0%)
-
0(0%)
-
0(0%)
-
0(0%)
-
0(0%)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