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朱骏让上海申花走上北京国安的老路

(2010-03-29 08:11:53)
标签:

中超

国安

申花

朱骏

体育

北京球迷喊过好几年“还我国安!”,现在喊的是“国安是冠军!”;

 

上海球迷喊过好几年“申花是冠军!”,现在喊的是“还我申花!”

 

朱骏让上海申花走上北京国安的老路

历史上,京沪两队始终是中国职业联赛赛场内外的话题球队。作为中国最大的两座城市,两地足球的地位已悄然发生了变化。


中超首轮,卫冕冠军北京国安主场2:0击败升班马南昌八一,比赛过程谈不上多精彩,但考虑到为备战亚冠有多名替补轮换出场,取得“开门红”也算是顺风顺水;上海申花做客长沙,0:2完败,上海球迷无言以对、无可奈何,除了投资人朱骏没有变化,2010版的上海申花可谓面目全非。

 

职业联赛早期的连沪之争,到后来的鲁沪之争,上海申花一直是夺冠热门球队,而北京国安在相当漫长的时间段里一度沦为配角,其间虽有1997赛季9:1血洗上海申花的辉煌一夜,但整体实力和战绩仍只能望申花之项背。

 

不过最近三个赛季,北京国安快马加鞭赶了上来,2007赛季的亚军、2008赛季的第三,直至上赛季首次夺得联赛冠军,高喊了16年“永远争第一”的口号终于得以兑现。究其原因,其实就八个字:转变观念,加大投入。


这种转变与投入无疑符合着职业足球的基本规律,当按规律办事取代了以往按情绪化、想当然的“老板意志”办事,一个洗心革面的北京国安浮出水面,加上成绩的稳步提升,曾经失望而去的北京球迷又一次聚拢萦绕在北京国安的左右,北京工人体育场球市的持续火爆足以说明问题。

 

上海申花则恰恰走出一条与北京国安南辕北辙相反的道路,当朱骏成为投资人的那一刻开始,上海申花实际上已经不再是“上海的”了,而是“朱骏的”了。

 

资本最大,换言之,谁出钱听谁的,这看上去属于无可厚非甚至天经地义,但也时刻潜在着危机——如果出钱的投资人或曰老板不尊重规律,不从实际出发,不具备必要的责任感,仅凭个人判断、个人喜好、个人认知、以及个人意志对俱乐部发展建设乃至球队选人用人、战术打法随意拍板定夺,那么,后果可想而知。

 

中信北京国安是知名集团公司,朱骏则只是一位知名民营老板,看上去两者之间有着巨大的差异,但实际上 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北京国安所走过的一条弯路,在很大程度上也决策者的决策除了问题,导致球队战绩每况愈下,最终失信于球迷,几乎一度落得孤家寡人的境地;对比一下现在的朱骏,难道后者不是正大踏步走在前者的老路上吗?

 

用两个字形容朱骏入住上海申花的所作所为就是,“折腾”;用三个字形容就是,“瞎折腾”;用四个字形容就是:“玩命折腾”;用五个字形容就是:“不折腾难受”……

 

朱骏曾经批判过中国足协的官僚作风,事实上,朱骏身上体现着也恰似一种官僚作风——不切合实际,拍脑门儿行事,不注重民意,唯我独尊,热衷与媒体、球迷唇枪舌战,身为俱乐部老板却一会当球员、一会又当主教练,完全把俱乐部当做了自家的后花园,为所欲为之中毫无职业足球的严谨与科学可言。

 

这种表现很容易让人联想起早年间北京国安的若干高层,殊途同归,同样把一支球队折腾得鸡犬不宁、人心散乱;好在后来悬崖勒马,方迎来北京国安又一个春天的到来。

 

可笑的是朱骏还不断祭出了新鲜理论,比如其提出上海申花本赛季的目标只有“争取实现收支平衡”,试问,没有出色的战绩,失去球迷的人心,球场门可罗雀之时,你的收入从哪里来?难道仅靠大面积甩卖球员吗?即使甩卖球员一时能有大笔资金回笼,但您以为您捉襟见肘的人才培养体系是阿贾克斯吗?


果真是毁掉一项事业真的太容易了——一个人就够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