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理想主义

(2008-08-19 19:38:15)
标签:

体育

埃蒙斯,因悲情成为了英雄,

 

在我看来,更是因为悲情中的一份惊人的洒脱成为了英雄。

 

这让我印象深刻,印象深刻的恐怕还有全世界许多人。

 

这是个英雄辈出的时代,英雄遍地,多如牛毛,衡量英雄的标准较比过去无限放宽,

 

所有参加奥运会的运动员,只要努力了、付出了、尽力了,就大抵可以列入英雄候选者名单;

 

英雄已不够稀奇。

 

这很容易理解,好比上大本的人摩肩接踵、读研究生的人铺天盖地的时候,只有博士才可能被认为是有大学问的人。

 

——奥林匹克历史上,英雄很多,但大英雄很少。

 

所以,第一时间,我希望13亿人心目中共同的英雄——刘翔,能在退出比赛不可更改的情况下,以大英雄而不是普通英雄的形象豁然呈现。

 

我原以为这是现实主义,而事实上,这是理想主义

 

我理想地以为,在不得不离开赛场的时候,刘翔能够微笑着真诚地向鸟巢9万名支持者以及电视机前数以亿记的支持者鞠躬致意、挥手道别;

 

进而我更理想地以为,在担架、救护车都还没有进场,甚至都无需他人搀扶就可独立行走的情况下,刘翔能够坚持“走”完110米的赛程。

 

是的,我联想到了阿赫瓦里——40年前墨西哥奥运会马拉松比赛进行到第19公里处腿部严重拉伤的坦桑尼亚人,一瘸一拐拖泥带“腿”,“跑”完了随后的23公里;

 

在23公里面前,110米看上去并不算太难。何况,40年后阿赫瓦里老人还健康地活着,如今每天还要照例在家乡田间的小道上奔跑。

 

走就可以,推倒也可以,在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用什么方式都可以,无需一定按照所谓规则跨越10个栏,就像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400米半决赛英国人雷德蒙德也同样没有完全按照比赛规则“走”完全程一样——他的父亲搀扶着他,他单腿蹦着,论规则,大概只符合“两人三腿跑”的游戏规则;

 

这是我之于那天刘翔的理想,你现在可以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当刘翔步履蹒跚、艰难且不失坚定地走向110米外的终点的时候,鸟巢的看台上会是怎样的情形?无数电视机前将会是怎样的情形?全世界各个角落又将是怎样的情形?

 

除了掌声、除了泪水、除了感动、除了震撼……还可能有别的什么吗?比如鄙视、鄙夷、嘲讽以及挖苦?可能吗?

 

1968年墨西哥的街头是掌声、泪水、感动、震撼;1992年巴塞罗那体育场里是掌声、泪水、感动、震撼,难道2008年北京鸟巢里就会因此充满鄙视、鄙夷、嘲讽以及挖苦?

 

北京奥运会,一生一次,对你我如是,对刘翔更如是,没有在一生一次的赛场上完成一个110米长的距离,认真说起来,这谁的遗憾都不是,只是刘翔自己的遗憾。

 

我的理想很小很小,刘翔的理想很大很大,两个理想有大小之分却无形式之分——在北京奥运会田径跑道上,一个26岁的中国青年向110米外的终点挺进。

 

理想没能实现,因此遗憾,因此感怀。

 

至少有两件事在互联网上做起来极度容易——1,骂大街;2,喊口号。极度容易做到的事情,纵使其情绪抒发无以复加,其实际意义却接近于0。

 

没有任何人不希望刘翔能东山再起,刘翔也说自己将东山再起,但同样,没有人能真正说得清东山与伦敦之间的距离。

 

你不妨看一遍退赛之后首度接受电视采访的视频,当刘翔对着摄像机镜头最后说出“我要让他们看看,我还是行”的时候——闪躲着的目光和视线。

 

那里有一些不可预知的答案。

 

期待有一天刘翔健康归来——从身体到身心。

 

我不希望四五十年之后,有一位老人感慨回忆:“那一年在北京,奥运会,很遗憾我没有看到终点,后来再也没看到……”

 

可以肯定,奥林匹克历史上原本很浓重的一页,就这样轻轻翻过了……

 

单单一个赛前测试成绩,就先后有12秒80、12秒91、12秒98三种不同且公开的说法,让我信谁的?

 

“信谁也不如信自己”——真理得一塌糊涂。

 

 

理想主义 

理想主义

 理想主义

男子110米栏预赛,美国名将特拉梅尔在比赛中大腿拉伤,当医护人员跑过去搀扶他时,他却拒绝了服务,而是一个人走到终点。他说:“因为我的原因,没能给观众奉献精彩的比赛,我很遗憾,但我要完成自己的比赛,我要向观众告别。”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