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同鸭讲是浪费生命的一种最有效的方式
标签:
杂谈 |
鸡和鸭是平等的,谁也不比谁高贵,谁对谁讲都无所谓;
重要的是谁对谁讲都是一个结果——浪费生命。
沟通对人类而言很重要,但所有的沟通不是没有前提的,这个前提就是:有沟通的可能。
某卫视一个谈话节目请老作家王蒙和80后作家张悦然展开对话,网络新闻的标题是《王蒙称80后作家躲避历史》,双方观点大致是:王蒙认为80后作家在躲避历史,所写的生活场景任何国家的年轻人都能写出来,看不出来是中国特有的;张悦然则认为老作家的作品和历史靠得太紧,很难看到人格独立的作品。
这种所谓的高端对话节目,即便参与者都是精英,其现实意义甚至还不如我主持的《生活广角》;《生活广角》的当事人都是再普通不过的凡人,但即使彼此矛盾再大,因尚有一份亲情、恋情或友情的藕断丝连,好歹还有达成理解、谅解的可能。
生活中王蒙先生是能和自己的孩子有效沟通,张悦然小姐是否能和自己的父母有效沟通,在我看来都是不大不小的疑问;所以当年龄差距类似祖孙的两人坐到一起实施对话的时候,鸡同鸭讲或鸭同鸡讲也就此拉开了帷幕。看看评论,这种“沟通”除了愈发加深隔阂之外,就没别的价值了。
有一些事情最好别试图沟通,原因很简单——根本无法沟通;就好比水和油永远无法融合一样,你越拼命做这样的事情,你就越傻越天真,直到最后产生诸如幽默的效果。
姑且不论鸡和鸭还是两个不同的物种,就是鸡和鸡、鸭和鸭同一物种之间,都还有着口水鸡OR白切鸡以及樟茶鸭OR啤酒鸭之分……怎么沟通啊?
明摆着无法沟通的事情,就别沟通了,一“沟”就可能把人的那点卑劣全“勾”出来了。电视上还好,多少还顾及个形象,若是生活中或者网络上,90%的鸡同鸭讲从形式到内容再到结果,都属于瞎耽误工夫。
自己说自己的,对,自说自话,最好,最合理,最可行,甚至最安静,永远也别想着通过所谓沟通让别人接受你的想法。
比如针对中国国奥的名单,大连人就说朱挺该入选,山东人就说王永珀该入选,上海人就说沈龙元该入选,北京人就说黄博文该入选……无须沟通,无须争吵,无须诋毁他人,也无须说服他人。
挺好。鸡不同鸭讲,鸭也不同鸡讲,鹅再忽悠也没用。
生命其实挺短暂的,美国登月宇航员都披露了:地球之所以至今没有毁灭,全有赖于外星人的心慈手软。
情况呢,就是这么个情况。每个人都可能有今儿没明儿,还浪费生命?还沟通、争吵、愤怒、漫骂个“泼溢”啊。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