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淘汰赛,轮换制是撒手锏还是双刃剑?

(2008-06-19 14:36:44)
标签:

体育

至少在足球场上,“以逸待劳”和“一鼓作气”属互为反义词……

 淘汰赛,轮换制是撒手锏还是双刃剑?淘汰赛,轮换制是撒手锏还是双刃剑?

 

 

组赛第三轮,巴拉克与奥地利人“玩命”的时候,C罗已经在训练场上“玩”了好几天了,不仅是C罗,葡萄牙队的其他7名绝对主力也是如此;不仅是葡萄牙主力们在休养生息,克罗地亚、荷兰、西班牙的主力们也是在隔岸观火中,等待着与土耳其、俄罗斯和意大利的1/4淘汰赛。

 

原本只属于多线作战的轮换制,如今在单线作战的欧洲杯上大行其道,你可以理解葡萄牙、克罗地亚、荷兰、西班牙是用“两支球队”对付德国、土耳其、俄罗斯、意大利的“一支球队”。

 

看上去这像某种“合理合法”之下的“不公平竞争”,比如明天凌晨的1/4淘汰赛葡德之战,对于前者来说多半是“12天以来的第3场比赛”,对于后者来说则完全是“11天以来的第4场比赛”。

 

体能是两者之间最大的差异,我的意思不是说德国人将拖着疲惫的身体走进赛场,但六十分钟或者七十分钟之后,场上的葡萄牙人理应比德国人更健步如飞。

 

还记得葡萄牙人小组赛前两场比赛收获的那两粒伤停补时阶段的压哨球吗?

 

事实上对于即将捉对撕杀的八强球队而言,彼此在阵容、打法上已不太可能有更多的出新出奇,倒是体能的潜在差异,可能让对阵双方主教练谋求某种战略战术上的求新求变。

 

“先进球者,几不输球”。小组赛24场,除一场0:0,其他23场有进球的比赛中,只有3场先进球的球队输掉了比赛;这样的规律在接下来的淘汰赛中还会继续显灵吗?

 

依斯科拉里的性格,与德国之战葡萄牙必将抢攻在先,德国人如果不改变进入比赛状态过于缓慢的毛病,克罗地亚人曾经享受到的梦幻开局,葡萄牙人同样可能步其后尘。让葡萄牙人率先破门等于将自己推上了悬崖边缘,C罗、西芒、夸雷斯马、纳尼随时将把随后的时间变成“短跑比赛”和“街舞大赛”。

 

技术统计中有“跑动距离”一项——球员个体,球队加和,有一些球队可以说是“跑”进八强的,比如土耳其、俄罗斯,具体到德国队,这是一支更愿意和对手比长跑而不愿意比短跑的球队。

 

当然,好的背面可能就是坏的。比如4支采取轮换制的球队,轮换出了体能,会不会同时也轮换走了状态? 别忘了近20年的世界杯包括欧洲杯小组赛两战提前出线的球队走到最后者只有法国和巴西,余下的无一例外都在淘汰赛中名落孙山!

 

进入1/4淘汰赛,主教练指挥用兵对于比赛胜负结果将起到更大的作用。

 

球员的小组赛,教练的淘汰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