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休闲 |
这一天基本上又是在录影棚里度过的。
上午录北京卫视《奥运在身边》,虽是两位嘉宾之一,但其实不过是个摆设,只是在主持人访谈中国登山队队长王勇峰的时候,偶尔插上几句话而已。
当然2004年的情形完全不同,那时我是中国教育电视台《我的大学》节目的主持人,曾经有一期访谈的嘉宾就是王勇峰;时隔4年王队长的样子几乎没有发生任何变化,一点不见老,看来登山果然是项很不错的运动。
王勇峰队长讲了不少这次登顶珠穆朗玛峰传递火炬过程中发生的故事,即使这些故事此前已大都见诸报端,但现场听起来依然引人如胜;王队长还讲述了1993年那次为“纪念人类登顶珠峰50年”率队登顶珠峰后下撤途中死里逃生的故事,这个故事4年前主持节目时我听他讲过,不过再听起来同样感觉惊心动魄。
事实上我对4年前王勇峰关于“山”的一段表白的记忆远比那些惊险甚至有些神奇的故事更为深刻——“我从来没想过要‘征服’那些大山,我更希望做到的是尊重山和山‘交朋友’。”
一位成功登顶世界7大洲最高峰的登山者,避讳“征服”,惟谈“尊重”,令人深思。
人,真的应当时时刻刻摆正自己的位置——在大自然面前。
难道不是吗。
中午到晚上又赶场连续参与录制了两期《我爱相对论》。李艾、吉杰、关凌、王东这些嘉宾包括戴军、陈辰两位主持人都曾一起做过节目,算是老相识,惟一一位第一次谋面的就是——查可欣。
的确孤陋寡闻,即使听说过“查可欣”的名字,但真的和真人对不上号。“她叫什么名字?演员还是歌手?”——见查可欣背着一把吉他进来,我小声问身边的戴军。
“主持人、作家、歌手、英语老师……”,戴军和王东的联合帮我扫盲。得,我这是有眼不识才女啊。
头天晚上编导通知我带着吉他来,准备安排我现场反串一下唱首歌;了解了查可欣的背景之后,我恨不得找个地缝把我那把破吉他塞进去。
节目开始前,“查查”(众人对查可欣的昵称)笑着对我说:“看来编导的意思是想让咱俩现场‘查琴’啊。”
呵呵,“查琴”,多么亲切而遥远的字眼——20多年前的北京流行语;“查”者,用现今的词语解释,即“PK”也!
“不敢不敢,我弹琴纯属胡玩。”我赶紧表明真诚的未战先怯。
节目伊始,查查怀抱吉他秀了一首极其经典的英文歌——《LET IT BE》,那家伙,好听得紧;待其一曲唱罢,尚未等主持人戴军、陈辰开口,我先下嘴为强:“我看演出可以结束了……”
无奈两主持人不肯放过,没办法,恭敬不如从命,只好硬着头皮接过查查递将过来的六弦琴。
查查说:“来吧,我都把我的最爱(吉他)给你用了……”
我随即弹唱了一首网络歌曲——《做你的爱人》。弹得唱得相比查查均差距显著,不过也算尽力而为,现场观众大都是四五十岁的大妈,显然,她们更容易听懂我唱的。
LET IT BE,比较规矩的翻译应该是“让一切随风而去”;比较不规矩的翻译,我以为该是“爱咋咋地”。
20多年前,类似现在这样的夏日夜晚,经常去玉渊潭看别人“查琴”。印象中,那时没有人唱《LET IT BE》,至于都查什么歌来着?
LET ME S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