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体育 |
题记:
想起一段相声——
甲:我身高比你高!我学历比你高!我工资比你高!我职位比你高……
乙:(急了)我我我我我我我我我我我我我……血压比你高!
中国足协宣称:据索福特的调查,各地方台转播中超的总收视率达到了1.44亿人次,超过了英超和欧冠联赛的收视率。
南勇说话再不利索,大概也不敢睁着眼睛说胡话。如果你稍微了解一点电视,就当知其所言“中超超过了英超和欧冠联赛的收视率”的确是一种“真实的说法”。
在中国喜欢看欧洲联赛的球迷看上去为数不少,实际数字却远非想象的那么多。至于电视收视率只是针对电视观众的相关调查,目标调查对象有特殊的特征,比如其与网络点击量就有着很大的差异——经常看电视的人和经常上网的人,两者之间重叠的比例可谓很小。
肯定地说在中国关注中超的球迷数量肯定比关注英超联赛乃至欧冠联赛的球迷多得多(网络上或许有所不同却是一个“假象”),这种绝对人数的比较直接决定了中超的电视收视率高于后两者。
有朋友提出“英超实施收费信号不落地以及欧冠转播时间都是后半夜”是两者收视率低于中超的理由,事实上,这有一点的影响但并不是绝对的;换言之,即使英超信号落地、欧冠转播时间提前,以收视率这一指标衡量,两者也不是中超的对手。
以北京电视台体育频道收视率为例,英超没有实施收费之前,最好的比赛(所谓强强对话)收视率最多也只有0.5-0.6,而有北京国安出赛的中超联赛最高收视率可达6.0-7.0,即使是没有北京国安的其他球队之间的比赛,收视率也往往有3.0上下。至于凌晨的欧冠联赛,一般都不做收视率统计,若真统计有个0.1就可以开个庆功会了。
南勇陈述了一个“事实”,但实际效果却是树起了一面“真实的幌子”。其以为一个真实的数据可以说明一切其想说明的问题,类似“中超已经并正在恢复吸引力”。
其实南勇还陈述了另外一个真实的数据:2007年中超联赛各场次平均上座率达到了1.69万人次,我不明白为什么其不将这个数据和英超、欧冠做进一步的比较——一个拥有14亿人口的国家,一轮顶级联赛总上座率不过10万人出点头,这个比例算出来能寒碜死人,而英超呢?一个老特拉福德恨不得就能座满10万人。
两个都是真实的数据,一个一带而过,一个大书特书,中国足协在为我所用方面颇有一套;身高不如人高、学历不如人高、工资不如人高、职位不如人高,最后终于找到一个比人高的——血压。
一个真实的幌子,一个真实的笑话;典型的避重就轻、报喜不报忧,即便不“假”却也透着“大、空”的遗风。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