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队死于7:0,始于7:0

(2007-10-21 21:58:30)
题记:
 
这个夜晚,所有中国职业球员、半职业球员乃至业余球员
 
每个人都会坚信一点:自己有能力成为中国国家队的一员……
 
中国队死于7:0,始于7:0
 
仿佛是一个轮回,中国队冲击2006年德国世界杯死于7:0战胜中国香港,而今天中国队又以7:0击败缅甸拉开冲击2010年南非世界杯的帷幕——其间时隔整整3年。
 
事实证明此前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媒体之于中缅之战的连篇累牍有着“过度渲染”的属性——缅甸队的确不是中国队的对手,甚至其是否可以成为北京理工大学队的对手都值得怀疑。
 
以积极的角度看待,中缅之战中国队还是踢出了些许新鲜感,有一些不错的配合和几粒漂亮的进球,几位新人或半新人的表现也值得欣慰,福拉多所追求的战术方向已大体呈现,比如进攻中注重地面渗透与边路传切。
 
就好比巴塞罗那实力的强大不可能仅仅凭借曾6:0狂胜中国队得以证明一样,中国队实力的高低也不可能仅仅依靠7:0狂胜缅甸队而给出定论;90分钟过后可以准确定义的只有一件事:中国队可以一点不腼腆地击败缅甸
 
原本只是国际“Z”级比赛水准的中缅之战,因为披上了一件“南非世界杯亚洲区外围赛附加赛”的外衣而平添了几分的“神圣感”,福拉多则充分利用赢球如手掐把攥的机会对中国队实施了大面积的人员改造——
 
屈指一算,首发的11人中只有李玮锋、孙祥、王栋三名上届国家队的主力,尤其中前场组合几乎面目全非,借此至少在感官上塞尔维亚人用最短的时间完成了“福家军”与此前“朱家军”的割裂。
 
福拉多如此大力度的推陈出新是否能够坚持到底?显然还是一个疑问,回顾往昔,历届外籍主教练登基之后最初的一段时间都曾有过类似的改头换面,但最终多半还是走回到以往的老路上——“中国有能力的球员究竟有多少?”,在这个问题上中国人似乎比外国人更知道“标准答案”。
 
若用“史诗般”的语言形容中国队今天的胜利,大概就是“中国队打响了冲击2010世界杯的第一枪”,若用平实一些的语言形容中国队今天的胜利,应该是“中国队基本取得了参加世界杯亚洲区外围赛的资格”;而实际上7:0战胜缅甸对中国队球员个体的纪念意义要远远大于之于“中国队”以及“中国足球”。
 
曲波会记住在今天他为中国队打进了又一次冲击世界杯之旅的第一球并梅开二度;
 
刘健会记住在今天他在第一次代表中国队的比赛中便打进了一粒进球;
 
李金羽会记住在今天他在重返国家队的第一场比赛中打进一球;
 
至于李玮锋,谁忘了今天他都会记住今天,其不仅戴上了久违的队长袖标更打进了个人足球生涯中最具观赏性的一粒进球……
 
也许明天甚至现在,中缅之战以及7:0的比分就会在中国球迷的记忆中悄悄抹去,就像此时有多少人还记得那一年中国队曾在亚洲杯外围赛小组赛上19:0横扫过关岛?比赛中又是谁为中国队独中三元、梅开二度?
 
……
 
佛山的球迷很热情,佛山的球场也很漂亮,只是球门后的球网似乎绷得太紧,以致于每一次中国队球员劲射破网之后,皮球总会被紧绷的球网迅速弹回场内。
 
坦白讲这个细节很难让人拥有更为美好一些的联想,只能让人回忆起过往几十年中国足球的悲惨经历——要么冲不出去;要么冲出去了即刻就又被打回来;而福拉多未来要面对正是这样的一只“紧绷着的大网”。
 
7:0击败缅甸的中国足球没有腾飞还“在路上”,准确说还“在地上”——就像题图中1。94的杨林完成那次易如反掌的鱼跃头球之后的样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