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体育/竞技 |
题记:
卡卡、罗纳尔迪尼奥、罗比尼奥,一并悬在半空,
哥伦比亚的大禁区线成为巴西队进攻的终点线……
在哥伦比亚的波哥大,巴西队的表现一点也不像“大哥大”,至少与“艺术”两字相去甚远;0:0是一个沉闷的比分,与之相匹配的更有一个沉闷的过程。
虽没有实现所谓的开门红,客场平局倒不是什么大事,南美赛区每支球队的主场都很魔鬼,何况预选赛又是为期两年的一场“马拉松”。
当然如果以“富有境界”的标准衡量,巴西队90分钟的演出确实无限接近某种“丑陋”,毕竟卡卡、罗纳尔迪尼奥、罗比尼奥人全到,即便以平局告终似乎也该是类似“2:2”这样才更趋于合理想象。
巴西人的进攻显然出现了问题,事实上这种问题在顶级的英超红魔曼联还是低级的中超北京国安都曾出现过——没有中锋,整体进攻失去必要的支点。
不论名字翻译成中文是瓦格纳、洛维抑或勒夫,这位身披9号球衣的锋线箭头都像一只断了线的风筝,运动的诡计和他的头发一样杂乱无章——时刻都在奔跑,却一刻不得方向。
应当说邓加的实用主义足球没有什么本质的错误,客场作战在稳固防守的基础上利用简单的进攻方式谋取胜利也不失为一种聪明的做法,4-2-2-2的阵型等同于主动放弃了边路,中路推进和快速反击被视为两大破门得分之道。
瓦格纳·洛维·勒夫不是标准的中锋,不习惯背身控球只习惯向前冲刺,这种情况下在巴西队发动反击的时候,卡卡、罗纳尔迪尼奥、罗比尼奥根本没有太多的机会实施后插上,往往刚刚接近对方大禁区线附近本队本次进攻已宣告结束,剩下的就只有调头回防了;
拥有卡卡、罗纳尔迪尼奥、罗比尼奥的巴西中场居然无法赢得足够多的控球时间,这有点耸人听闻但却是一个事实,三人看上去像是一根绳上的蚂蚱,不过只是横向的——身前是不会控球只会奔跑的瓦格纳·洛维·勒夫,身后是不会传球只会铲球的米涅罗和吉尔伯托,纵向上卡卡、罗纳尔迪尼奥、罗比尼奥一并处于悬空形态,标准的前不着村、后不着店。
中路推进缺少层次,快速反击缺少支点,巴西队的进攻以对方大禁区线作为终点线也就顺理成章了。
卡卡、罗纳尔迪尼奥、罗比尼奥是邓加手上的三张王牌,该如何让这三张王牌发挥出王牌的作用呢?简单说巴西队需要对症下药照方抓药——在前腰三人组的身后设置一个“皮尔洛”,或者在三人的身前安置一个“托尼”。
至于谁是巴西队的“皮尔洛”、谁又是巴西队的“托尼”?也许答案有很多,而可以肯定的是:“米涅罗或吉尔伯托”断不是前者、“瓦格纳·洛维·勒夫”也断不是后者。
前一篇:[成长记录]——篮球·蓝天
后一篇:炒股就像跳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