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董路
董路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62,516
  • 关注人气:224,18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国奥需紧急刹车 杜伊该如何避免后劲不足?

(2007-08-06 01:08:56)
标签:

体育/竞技

题记: 
 
杜伊对中国国奥的改造曾取得阶段性的成功
 
而若想让这份成功得以延续则需要有新的思路……
 
国奥需紧急刹车 <wbr>杜伊该如何避免后劲不足?
 
果此番四国赛失利又一次演变为一场“保杜”VS“倒杜”的无聊游戏,那么中国足球也就永远改不了吃“保”了撑的让人大“倒”胃口的本质属性了。
 
历史上中国足球无数次重大比赛的惨败都没有成为世界末日,一个邀请赛的失败也不会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作为球迷您可能感觉很难受,但只要想到谢亚龙断比您更难受也当足以释怀。
 

一胜一平一负,中国国奥在沈阳四国邀请赛三场比赛中呈现下滑趋势;而从法国土伦到南非再到沈阳,中国国奥的表现也几乎呈现类似的下滑趋势,两厢联想则无疑是一个可怕的信号。

 

有一点毋庸质疑,自杜伊执掌帅印以来中国国奥相比以往取得了不小的进步,打出过一些激情四射、充满新意的比赛,也正因如此此前一段时间国人对中国国奥的评价一直赞赏有嘉。

 

战术稳定性的提升曾经是杜伊在改造中国国奥的历程中获得阶段性成功的一大标志,具体体现在攻势足球、边路为主的打法逐渐成型,不论场上球员发生怎样的变化,大体能保持相对统一的战术风格。

 

当然战术稳定性的提升只是一支球队走向强大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要条件,换句话说,中国国奥目前的打法是否真正做到了有的放矢、是否存在需要调整、改进、丰富的环节才是关键所在。

 

比如在追求攻势足球的同时,攻守平衡的问题如何解决?在注重边路进攻的同时,边中结合的问题如何解决?在强调进攻速度的同时,控制比赛节奏的问题又如何解决?等等;沈阳四国赛表明:至少在目前杜伊尚且没有让中国国奥在上述问题上应对自如。

 

三场比赛中国国奥的进攻均不乏声势,但切实的效率却鲜有体现。日本国奥主教练赛后对中国国奥的点评值得玩味,其言“中国国奥的进攻方式过于单一,球员在比赛中缺乏思想。”

 

实际上中国国奥的进攻不仅方式单一,节奏也缺少必要的变化,一味打边在对手掐死两翼的情况下,意味着整体进攻的无从下手;而一味求快在技术功底不足的前提下,意味着传接球失误率的居高不下,这两点在沈阳四国赛中终于演变为进攻的无力局面。

 

姑且先抛开心理问题不谈,与四国赛三个对手相比,中国国奥在控制比赛节奏上不如日本队,在快速反击的质量上不如朝鲜队,在单兵作战能力上不如博茨瓦纳队……可以说三个对手如同三面不同的镜子照出了中国国奥亟待解决的三大问题。

 

杜伊需要在战术上做一番反思,是否应该主动加强球队控制比赛节奏的能力,是否应该有意强化快速反击的质量,包括一些细节,比如主力前锋姜宁、朱挺两人风格特点过于雷同均不属于标准的中锋类似,中国足球传统的头球优势因此丧失殆尽,进攻因缺少必要的支点而难以给对手球门施加更大的压力。当一向追求地面细腻短传配合的日本国奥都拥有身高1.90米的高中锋的时候,杜伊放弃培养使用高中锋的想法多少有点舍近求远的感觉。


从某种层面上说沈阳四国赛给中国国奥的整体实力做了一次重新定位——中国国奥远非一支真正的强队,在这种情况下只会压上进攻不会快速反击是行不通的,只会边路突击不会中路渗透是行不通的,而只求高节奏不求控制节奏同样也是行不通的。


前方断路,国奥需要紧急刹车。从现在开始杜伊对于中国国奥的改造应该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在原有的战术打法上谋求新的丰富,细节上谋求新的变化;如果未来一年所有的一切依然一成不变的话,则中国国奥最终将很难逃离因打法残缺所带来的致命打击,杜伊的执教也势必将陷入后劲不足的一份尴尬。(完)

 

相关链接:黄俊杰,谁让你这么吹哨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