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巴西一边犯规一边进球  阿根廷怎么就没那种命?

(2007-07-16 08:57:22)
题记:
 
很多情况下,足球就是用来和人类开玩笑的——
 
98年世界杯的决赛,07年美洲杯的决赛……
 
巴西一边犯规一边进球 <wbr> <wbr>阿根廷怎么就没那种命?

 

根廷人今天的痛苦,9年前的巴西人也曾感受;相比之下后者的痛苦甚至更大——失去“世界杯冠军”和失去“美洲杯冠军”毕竟属于“大巫见小巫”。

 

足球场上总有许多解释不清的结果,但却没有解释不清的“过程+结果”。阿根廷何以大败?开场旋即失球、射门中柱不入、又逢自摆乌龙……这样的阿根廷队似乎在劫难逃万劫不复。

 

直观形容阿根廷人踢的依然是“标准的阿根廷足球”,而巴西人踢的则不是“标准的巴西足球”,以往若干技术出色的欧洲球队曾先后被称为“欧洲巴西队”,出现在美洲杯决赛中的巴西队更像是一支“南美洲意大利队”。

 

通常一场足球比赛实际的比赛时间是65分钟左右,巴西人使用了36次犯规,平均不到2分钟一次,“里克尔梅西”原本华丽的舞步因此失去了连贯的节奏,华尔兹变成了迪士高。

 

题图中的景象是这场阿巴之战的缩影——带球的梅西撞上巴西密不透风的人墙;当巴西队运动战的防守都如同防守任意球般搭起人墙的时候,阿根廷队的进攻就像在打壁球——只有反弹而回,难以穿越而过。

 

重要的是巴西人一边犯规还一边进球,这是其与墨西哥、巴拉圭的巨大区别——由守转攻的时候,巴西人的才华开始发挥,阿根廷人同样使用犯规加以阻拦,但总给人浅尝辄止偶尔为之的感觉。

 

从风格角度上衡量,邓加的球队和巴西莱的球队有着接近本质的差异,有时甚至让人怀疑两支球队从事的是两项不同的运动。阿根廷人的失败看上去是“没那种命”,实际上只要回顾一下世界大赛的历史又似乎有章可循——一路高歌猛进的球队绝少能最终染指冠军,而一路跌跌撞撞的球队却往往能笑到最后。比如这一次在与乌拉圭点球决胜中死去活来的巴西。

 

半决赛大胜墨西哥之后,我曾写下“阿根廷的美洲杯才刚刚开始”,坦白讲一开始就结束,对于阿根廷人来说的确有些残酷。

 

网络上巴迷和阿迷又一如既往相互问候着对方的家人,我以为这样的举动真的毫无必要——“你想拥有什么就去追求什么”,比如本届美洲杯阿迷想拥有一个赏心悦目的阿根廷队你已经追求到了,而你没有追求到一个“赏心悦目+夺冠捧杯”的阿根廷队大概只能归结为你的响往有些超出现实,一如巴迷若想拥有一个“夺冠捧杯+赏心悦目”的巴西队结局也必定如此。

 

生活都不完美,况乎足球?

 

人类发明了足球,足球反过来就和人类开玩笑。1998年世界杯法国队开了巴西队的玩笑,2007年美洲杯巴西队又开了阿根廷队的玩笑,至于法国人,2002年在塞内加尔人面前都被开了玩笑。

 

“胜负师”和“求道派”原本就不可同日而语,评判的标准也迥然不同,却有人偏偏非要分出个高下。

 

结果惟有把自己逼进玩笑的深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