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
尽管整体实力与鼎盛时代相比有所下滑
伊朗队的整体进攻仍堪称亚洲一流……
通常情况下,以乌龙球的方式率先失球对一支球队心理上的打击往往是十分巨大的,但伊朗人还是很好地控制了情绪并且凭借强大的攻击力2:1击败乌兹别克斯坦,顺势实现了本届亚洲杯小组赛首轮全部8场比赛中惟一的一场“逆转翻盘”。
自然法则任何人都无法逃避,所谓“岁月催人老”。当曾经的“德甲最佳外援”马达维基亚如今已从汉堡转投至法兰克福的时候,其显然已不再是10年前在大连金州将中国队打进深渊的那个风华正茂的“风火轮”了。
但马达维基亚的经验还在,类似的还有上届亚洲杯技惊四座的卡里米,两人踢球的方式已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头脑成为“第三只脚”;哈什米安有所不同,作为锋线箭头,其展现着一份锐利的杀气。
伊朗队是什么阵型?普遍的说法是4-3-3,当然若更细致划分其前锋线和前卫线并非一字排开,而是错落有致的样子——
2-马达维基亚
前锋线上,9-哈什米安突前,16-恩纳亚蒂和10-哈提比稍稍堕后分居左右;前卫线上,6-内科南居中权充防守后腰,4-泰姆里安和8-卡里米则稍稍置前与之形成一个倒三角形状……如果你熟悉巴塞罗那的阵型,似曾相识的感觉当油然而生。
攻强守弱是伊朗队首战给人留下的一大印象,伊朗人似乎也甘愿接受这样的一个现实——“用比失球更多的进球击败对手”,或已树立为波斯军团在本届亚洲杯上的取胜之道。
除了那记乌龙球之外,伊乌之战中乌兹别克人至少还制造了两次必杀机会,一次任意球头攻、一次反击单刀球,正常情形下,中国队与伊朗队交锋90分钟内也当有能力创造出破门得分的机会,于是防守质量的高低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比赛的最终结果。
若想最大限度阻止伊朗人进球,需要在充分了解对手进攻手段的基础上制定出相应的策略。尽管一场比赛尚且不足以反映出一支球队的全部,但伊朗队有威胁的攻击方式在伊乌之战中已经较为清晰地呈现出来——
1,哈什米安牵一发动全身
哈什米安无疑是伊朗队整体进攻的航标灯,其场上走位飘忽不定,三种常见的形态,一以中锋的形态顶在最前沿;二有意识出接回撤中场拿球;三反击中突然拉到左路实施突破传中;
2,右边路“组合+个人”双重攻击
伊朗队右边路的攻击依然是全队发起进攻的主要方向;马达维基亚的插上频率和突击速度虽不比当年,但在设有边锋的阵型中其身前的队友成为了有力的助手,上半场通过局部二过一、二过二的配合屡次形成传中,而下半场换上的17-凯泽米安则利用速度在右路时常发起个人突击,两种方式变换对对手左路防守无疑是一个严峻挑战;
3,中路直塞后卫线身后
卡里米对抗中完成技术动作的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不复当年之勇,但在非对抗情况下其富有想象力和穿透力的一脚直传是任何对手都无法忽视的一把利剑。尤其在中场断球由守转攻发动快速反击的一刻,卡里米包括4-泰姆里安中路直传对方后卫线身后的打法极具威胁,对乌兹别克所攻进的制胜一球正是借此修成正果;
4,定位球进攻
伊乌之战伊朗队首发阵容中身高超过1.80米的有7人之多,与素有“头球队”的中国队不相上下,而拥有马达维基亚这样脚法出色的操刀手也随时可以在定位球中送出高质量的传球,首战扳平比分的一球也正是角球战术中门前头攻中的。
……
如何控制哈什米安的行踪?
如何进一步完善左路的防守?
如何加强后腰位置上的阻截与后卫线身后的协防保护?
如何强化定位球防守中的紧逼盯人?
——未来两天,朱广沪必须完成的“四门功课”。
前一篇:亚洲杯点滴——拉灯在雅加达?
后一篇: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