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鲁能矛盾中失去冠军  假如图拔早些换上王小龙

(2007-06-13 22:45:19)
题记:
 
旧仇未报,又添新恨
 
山东鲁能何时不再只是“11个人的球队”?
 
鲁能矛盾中失去冠军 <wbr> <wbr>假如图拔早些换上王小龙
 
憾是自己的,冠军是别人的。
 
尽管直到补时阶段吕征的一记大力射门还几乎扭转乾坤,但1:2失败的比分最终依然定格在济南体育中心球场。
 
我不认为这样的失利一定要习惯性归结于球员缺乏足够的血性——山东鲁能所有场上球员都拼尽了全力;我也不认为这样的失利缘于整体实力上的差距——山东鲁能即使没有足够的把握战胜对手但取得一场平局并非遥不可及。
 

在城南一和攻进第一个进球之前的33分钟时间里,左边后卫王超只有一次助攻传中,而右边后卫矫哲此项记录为0,两个数字足以侧面折射出山东鲁能并没有充分展现以往标志性的攻势足球。

 

至少有两个原因让山东鲁能在开局阶段主动选择了战略性回收,其一,亚冠联赛客场因过早失球且是连续失球导致最终惨败的痛苦记忆;其二,此前一战上海申花3:1击败浦和红宝石使得山东鲁能一旦失利便与冠军无缘。

 

不能简单说图拔确立稳守反击战术是绝对错误的,事实上导致山东鲁能上半场陷入被动的根本是在与对手的中场对抗中处于下风——城南一和4-5-1的阵型VS山东鲁能4-4-2菱形站位,单纯从人数上看对方就占据了某种优势;而连续三场比赛山东鲁能基本上是一套人马出战,对方却是铁打的盘营流水的兵,以至于体力的劣势愈发加剧了鲁能在中场拼抢对抗抢得主动的难度。

 

韩国人的取胜大体可以归结为四点:1,高昂的精神斗志;2,明确的战术打法;3,积极的拼抢阻截;4,球星的个人能力。

 

有着“韩国马拉多纳”之称的崔成国是“济南噩梦之夜”的缔造者,对于鲁能而言第一个失球并不是绝对致命的——90分钟之内鲁能完全有能力攻破任何一支亚洲球队的球门;第二个失球才是接近致命的——无形中让鲁能将比分追平的难度呈几何状成倍增大;而在那一刻局部的战斗中,崔成国一个人击败了矫哲和李雷雷的联手。

 

我曾将本赛季的山东鲁能定义为——“一支只有用更多的进球弥补随时可能出现的失球方能确保胜利的球队。”从这一点上说,鲁能此战败北与其说是败于防守不力,不如更准确说是败于进攻不利。

 

至少在具有决定意义的上半场,山东鲁能给人的感觉是充满矛盾的——既然选择稳守反击,为什么不有针对性地加强中场力量?既然选择防守反击,又为什么不派速度更快的前锋上场?

 

只要你对比一下山东鲁能韩鹏、李金羽与城南一和金东炫、崔成国的跑位和攻击线路,就会轻易发现两者的不同——鲁能双前锋站位过于死板且更多集中于中路,似乎刻意要与对方中卫保持“最亲密的接触”,由攻转守时两人也齐齐顶在前沿阵地无法给予中场同伴以更多的支援,直接造成中后场与前锋线的严重脱节;

 

而反观城南一和,金东炫一人顶在最前方,崔成国则在两翼游动且随时回撤中场,不仅使全队的三条线始终保持紧密的链接,更重要的是进攻的发起点更多、线路也更为丰富。

 

客观说山东鲁能下半场大体发挥出了应有的水准,郑智即使不是那个最好的郑智却也在山东鲁能几乎所有有威胁的进攻中留下了自己的身影;图拔率先换上吕征取得了不俗的效果,换上王小龙更是立杆见影即刻扳回一球,只是换其上场时比赛已进入到第78分钟,如果图拨能在第54分钟时将吕征、王小龙一并换上,是否会更能体现出一股奋起直追的气概,也能早一些改善鲁能的整体进攻呢?

 

遗憾是自己的,教训也是自己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