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的眼:
有一种预感,校园歌曲的第三次浪潮
即将来临……
周末与朋友小聚,派格太合环球影视的张颖小姐大部分时间不听我说话听MP3,我问她听谁的歌那么认真她让我猜,我从周杰伦猜到孙燕姿,从李宇春猜到雪村,也没猜对。急了,要过来一听,居然是恍若隔世的那些校园歌曲——
当我戴上耳机的那一刻,所谓的聚会就已经和我无关了。不论是青涩还是橙涩,哪怕是苦涩抑或吝啬,总之,歌声将瞬间将我带回到那遥远的青春……
一想那已经是十几年前的事情了,那个年代几乎每一位大学生手里都有这盘录音带,即使不是正版的至少也是翻录的,那个年代大学校园的每一间宿舍里随时都可能飘散出这样的歌声,那个年代的人很单纯,那个年代的歌很单纯,单纯得像青青绿草、飘飘白云……
那是继台湾校园民谣运动之后,在大陆掀起的校园民谣的第二次浪潮,曾经深深感染了整整一代人,高晓松、老狼、叶蓓是那一代年轻人的偶像,他(她)们的粉丝没有统一的称号,却有着统一的感受——被同龄人的歌声感动。
忘了那第二次浪潮到底持续了多长时间,总之最终淹没在风起云涌又无边无际的商业音乐之中,直到今天,情形大抵如此。
铺天盖地的选秀,这“男”那“女”夹杂着不男不女,选出来的是遍地的偶像,没选出来的是好听的音乐,长相有特点,歌声没特点,音乐更没特点,商业包装下的音乐产物,像流水线饲养出来的“鸡”,弃之不可惜,食之更无味,连“鸡肋”都不如。
舞台在做着明星梦的人脚下,麦克风在东施效颦的人手里,真正的属于自己的音乐又在哪里呢?
高俅或许几百年才能出一个,我不相信高晓松也是这样,在当今大学生群体中,热爱音乐的一定大有人在,只不过他们的舞台只能是操场,他们的琴房只能是水房,他们的歌只能在同学中传唱……
现在该到把把麦克风重新交给大学生的时候了,我甚至以为只有校园歌曲的第三次浪潮的掀起才可能将如今半死不活的大陆流行乐坛带来新的刺激——拯救不拯救单说,难道刺激不是一种激活吗?
那一晚张颖小姐不仅让我听了一堆久违的好歌,还带给我一个振奋的消息:大学生音乐节(点击链接可浏览相关专题)已经正式启动,目的就在于在这个夏秋掀起中国大陆校园歌曲的第三次浪潮。而相关的一个网络调查显示:有那么多的大学生朋友渴望唱出自己的心声,也渴望做自己同学的粉丝。
作为80后一代的大学生,相比于上世纪90年代的那些校园歌手无疑接触到了更多的音乐形式,同时鲜明的个性也在他们中更为普遍存在,而与老一代校园歌手一样的是——他们都拥有一颗飞扬的、年轻的心,所有这些都足以帮助他们写出更好的音乐,唱出最强的心声,去感动自己,去感动他人,最终在中国流行乐坛占有一席之地,至少让更多美好的歌声嵌入更多MP3的耳机。
作为与高晓松、老狼同一时代的一位老大学生,十余年之后我依然对校园歌曲情有独衷,也写了近10首的校园民谣,虽水平有限却怀揣心愿,希望在即将拉开帷幕的大学生音乐节上,有大学生歌手能看得上并唱出我写的某一首歌,不论是《在你向我微笑的一瞬间》还是《我想牵着你的手》,权作一位老大学生对校园歌曲第三次浪潮的到来而贡献出的一点微薄之力。
十余年了,斗转星移,潮落也该潮起了吧?
前一篇:除了成耀东还有谁应该一并被罚?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