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的眼:
过去14年泰国队几乎救过历届中国国家队主教练的命
而这一次却是要了朱广沪的命……
凡是到过曼谷的人,都会对那里街头随处可见的无家可归的流浪狗留有深刻的印象,此时此刻,我猜想置身曼谷的朱广沪和一干中国国脚应该可以在那些黑夜里漫无目的逡巡着的狗儿身上找到一份“共鸣”。
(最新文章:只有16名球员有资格代表中国队首发)
没有什么不能坦白的——在朱广沪上任以来的两年半时间里,我的确一度对其将中国队打造成为一支更强大的球队持信任态度,我以为今天怒骂朱广沪的人中也当有曾与我有类似想法的人——至少在中国队夺取东亚四强赛冠军的时候,在中国队力拼德国仅0:1惜败的时候,应该如此。
以中国队在曼谷拙劣的演出,朱广沪责无旁贷,遭万人不齿丝毫不冤,当初米卢率领中国队在世界杯外围赛小组赛主场3:1战胜柬埔寨都没有逃过下课的吼声,更何况这次还是0:1输给泰国——一个印象中中国队百战百胜的对手。
与泰国队的这场失败有别于朱家军组建以来的任何一场失败——与0:3负西班牙、1:3负法国不同,与1:4负西班牙安达卢西亚联队、1:2负伊拉克也不同,所有的差异集中体现在四个字:自取其辱。
中国队与泰国队一战正是这样一场可以归类于自取其辱的比赛;再形象点说,等于朱广沪先挖了一个坑,然后自己再往里跳。
本场比赛从排兵布阵到战术选择,朱广沪几乎一无是处。又一次将李铁委以重任是用人失败的典型体现——不能否认李铁之于比赛的责任心、热情与投入精神,只是当看到他一瘸一拐地拼抢回追、每一次倒地铲球都如同是被累倒的时候,但凡富有点同情心的人都有一种想为他“哭泣”的感觉,在英伦两次重伤、长时间远离比赛的李铁已经远远不是当初那个满场飞、跑不死的李铁了。
近一年多以来,朱广沪心里虽对中国队亚洲杯主力阵容已有了清晰的眉目,但与此同时其依然始终不渝致力于一项费力不讨好的工作——试图将一些“烂泥”扶上“墙头”。
中泰之战出现在中国队首发阵容中的一些球员,不论在各自俱乐部中是如何的风光无限,之于国家队的标准他们只是一块块的“烂泥”,可悲的是,朱广沪以“吃一百个豆也不嫌腥”的姿态依旧在这些“烂泥”身上寄托了“万丈高楼平地起”的梦想,而实战的结果却是被这些“烂泥”吞噬并让自己在公众眼里也趋于了同类。
朱广沪自相矛盾的情结充斥着整场比赛——
既然考虑到湿热天气对体能的影响而选择稳健出战,那么为什么同时还选择过于复杂浪费体力的打法?
既然派上有相当头球功夫的韩鹏、李金羽,那么为什么同时又彻底放弃高球冲吊的战术?
既然选择坚持地面配合推进的进攻方式,那么同时为什么又不招入陶伟、郑斌这样技术型的中场?
既然冀望于从两个边路打开缺口,那么同时又为什么一度(阎嵩换下周)让两名左脚根本不会踢球更不消说实施精确传中的右脚将曹阳、曲波联手司职左路?
既然比赛的最后时刻已有加强进攻放手一搏的打算,那么为什么同时又按部就班继续保持着标准的4后卫阵型?
……
就是这样,一名主教练在指挥比赛中可能犯下的所有大大小小的错误,都被朱广沪在中泰之战的90分钟之内一一犯下了,这样的自取其辱式的失败即使客观上尚有着若干还算实际的理由,又如何理直气壮地开口解释呢?
泰国人巴不得中国队不打高球打地面,巴不得中国队将比赛节奏放慢,巴不得中国队整体防线回收,更巴不得中国队中场出现失控……所有对手巴不得看到的景象,朱广沪都言听计从一一帮着落到实处了。
本以为是泰国队陪中国队练兵的一场比赛,结果却成了中国队陪泰国队练兵了;恐怕连泰国人都不敢相信自己居然能踢出类似巴西队那样水银泻地、挥洒自如式的进攻,是的,正是中国队的倾力配合将泰国队一夜之间塑造了脚下生花的“巴西队”。
过去14年,泰国队几乎救过每一届中国国家队主教练的“命”——每每关键时刻总能将一场及时雨般的胜利乃至大胜拱手奉上,这一次却是要了朱广沪的“命”;而这一切又形同是朱广沪的一次“自我毁灭”……
演员与主教练最大区别在于:前者不论演过多少部烂片,最后人们能记住的还是那部最好的;而后者不论取得过多少场胜利,眼下人们能记得的只有这场最烂的。
坦白讲,中国队在曼谷的表现的确已是烂到无法再烂的地步了。先后登场现眼的所有国脚中,除了李雷雷以及极个别人之外,从今天开始都可以和中国队说再见了。
郑智、孙继海、李玮锋、邵佳一、孙祥、董方卓、周海滨、毛剑卿……曼谷失魂落魄午夜,想必朱广沪正叨念着这些球员的名字。只是远水解得了近渴吗?
有一句说,“当一个人把所有的错误都犯过之后,他无疑都将是正确的了”;事实上一个人适合这句话需要两个前提,1,他犯下的错误中没有“致命的”;2,他需要确保不重复犯同样的错误。(完)
PS:信不信由您,中国队0:1输给泰国之后惟一一篇可能让您笑的评论——
前一篇:关于中泰之战中国队的一个疑问